心慌憋气,四肢乏力可能是心肌缺血导致:
心肌缺血指的是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这种问题的病因有很多种,比如血压较低,冠状动脉阻塞,主动脉供血减少,心瓣膜病、血黏度变化、心肌本身病变也会使心脏供血减少。还有炎症、痉挛、栓塞、结缔组织疾病、创伤和先天性畸形等多种。心肌缺血可以说是一种病症表现,本身并不是病因。
心肌缺血通常会出现哪些临床症状:
出现类似胃部不适的胸腹部不适;心前区疼痛;疲劳,精神不佳等等。心肌缺血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很大的关系。要及早治疗。患者要做全面的检查,明确自身的情况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支架术和搭桥术。注意低盐低脂清淡饮食;保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情绪稳定;适度运动。
心肌缺血无症状表现有哪些?
心肌缺血有症状也可以没症状。无症状的危害比有症状的危害更严重。
第一类,无症状的心肌缺血。
第二类,心绞痛,心脏会有压迫性、紧缩性疼痛。
第三类,心绞痛的等同症状,气短,乏力,呼吸困难。其中胸疼、胸闷、最常见,往往都是阵发性,不是持续性的,短的可以半分钟恢复,长的话半个小时后会恢复,因人而异,有些人还会出现一个小时。
为什么心肌缺血的时候会觉得浑身无力?
因为心肌缺血的时候,心脏泵血功能差,从心脏进入到各个组织器官的血液量就减少,就可以引起各个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而影响正常功能,比如肌肉组织出现缺血、缺氧,就可以出现浑身无力。另一方面心肌缺血还很容易合并电解质紊乱,比如低钾、低钠,这也可以引起浑身乏力。
造成心肌缺血原因有哪些?
有心衰、瓣膜病、冠心病、心肌病、肺动脉高压、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问题
供血不足。供血不足有血管器质性病变和全身性因素等原因。常见原因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血管狭窄堵塞,导致血液不能正常供给到心脏组织。全身因素,例如严重贫血、血压过低,也可能导致心肌缺血。耗氧增加。当处于严寒、剧烈运动后大量需氧的情况下,机体容易出现心肌缺血。高危因素。包括抽烟、酗酒、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情绪激动等。
心肌缺血不注重有哪些严重的后果?
心肌缺血最严重的后果是猝死。据统计,大部分猝死患者是由于心肌缺血造成的。临床常见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患者的病因也都是心肌缺血造成的,心梗猝死死亡率极高。通常,只有有效的预防,早期的诊断,及时的治疗,才能够挽救大多数患者生命。
心肌缺血要注意哪些事项?
清淡的饮食
低盐低脂低盐,饮食中如果油盐比较多,容易造成血管里面垃圾堆积,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严重引发心梗脑梗。
勤通风勤换气
一定不要在封闭的环境中待太长的时间,空气循环不畅的地方建议打开空气循环,随时保持良好的通风。
避免诱发性的因素
情绪不要过于起伏,人体在情绪变化过程中会分泌肾上腺激素类物质,导致心跳加快,容易引发心肌缺氧的症状。、
合理的运动
强度合理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但是切记不要过于激烈,建议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时间控制在5~10分钟,稍稍出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