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是照亮农村孩子的烛光
微而不弱
他们是支撑乡村教育发展最关键的力量
在推动乡村家庭摆脱贫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奇迹校长”张桂梅:建成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
张桂梅
17岁那年,张桂梅随支援边疆建设的姐姐来到云南,后来同丈夫一起在大理喜洲镇一中工作。年8月,张桂梅从喜洲镇调入偏远的丽江市华坪县任教。当时,她的爱人刚因病去世不久,为了给丈夫治病,她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到了华坪,张桂梅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女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有的被叫回去干农活、打工,有的是父母收了彩礼,让孩子辍学结婚。张桂梅心痛地意识到,有些大山里的女孩连站在教育公平起跑线上的机会都没有。
“培养一个女孩,最少可以影响三代人。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年,张桂梅决定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并为这个在别人看来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四处奔走。被骂骗子,被吐口水,被放狗咬……5年下来,她只筹集到了一万多元。
年9月1日,在各级*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开学了。这是一所没有录取分数线,只要初中毕业、只要愿意读高中、只要是贫困家庭的女孩子,学校都无条件接收,全免费就读。办校以来,张桂梅一直坚持亲自家访,学生分布在丽江市四个县的各大山头,山路艰险,车子到不了,她便步行;步行走不稳,她就拄着拐杖一步步地挪……就这样,张桂梅用柔弱的身体和坚定的信念,守护着大山里一批批年轻的女孩子跨过命运最初的“不善”。
在张桂梅和同事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硬件条件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建校12年毕业10届学生,上线率和升学率都是百分之百,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全市第一,社会认同度不断提高。多名贫困女孩在这里放飞了梦想、走进了大学,成就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麻风村”教师农加贵:34年一人撑起一校照亮孩子走出大山的路
农加贵
坐落在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大山深处的落松地村,曾经是人们避而远之的“麻风村”,而农加贵在他不到20岁的年纪,就成为了当地唯一的教师,一个人撑起一所学校,34年默默坚守,用知识照亮了“麻风村”孩子们的前程。
作为落松地小学唯一的老师,农加贵总结出一套“复式教学法”:首先在高年级指导学生复习旧课,再到低年级讲授新课、布置作业,然后返回高年级授新课、留作业,再抽空回到低年级检查作业、解答问题。就这样,他每周都在奔波中讲完70多节各门课程。
从青春小伙到霜染两鬓,农加贵已经在落松地小学工作了34年。这些年,国家各项扶持*策接连不断,学校里盖起了四层小楼,修建了操场,还安装了各种教学设备,硬件设施大为改观。“麻风村”的阴影早已不再,这里成了芬芳扑鼻的“桃李园”。34年来,农加贵送走了11届学生,个孩子,他们走到了山外的工作岗位,成了公务员、医生、老师、警察、企业管理者……
“怒江峡谷中的耕耘者——郭春明”:扎根边疆山区40余载62岁至今无子无女
郭春明
在怒江南岸,靠近中缅边境线号界桩旁,有一所江边小学,叫麻栗树完小。该小学坐落在怒江大峡谷畔的一个山坳里,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恶劣,条件艰苦,被镇康教育界称之为教育战线上的“老山前线”。
郭春明,男,镇康县勐捧镇酸格林村人,年参加工作。为了不让家乡的一个孩子失学,从年至年这21年间,郭春明一直坚持在麻栗树完小下设的酸格林教学点工作,从事一至四年级学生的双语复式教学,直到年校点撤并至麻栗树完小集中办学,他才回到麻栗树完小任教。
从教40年,本该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但由于放不下大山里的孩子,以及对家乡教育事业的热爱,年9月,郭春明主动报名,返聘到麻栗树完小任教。
今年62岁的郭春明,至今家里只有他和爱人两个人,由于身体原因,家里没有一个孩子。郭春明常年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骨质增生等疾病,他的爱人患有心肌缺血,没有工作,一直在麻栗树完小食堂做临时工。虽然他俩年纪大了疾病缠身,但对待工作满腔热情,没有一句怨言,依然为家乡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燃烧着自己。
春华秋实,桃*香。9月9日,我省在昆明隆重举行庆祝年教师节暨优秀乡村教师奖励活动,对名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优秀教师给予奖励,向全省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激励全省广大教师汲取榜样力量,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守立德树人使命,奋勇争先、勤勉敬业,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省委书记陈豪、省长阮成发、省委副书记王予波、省*协主席李江出席活动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始终情系教育事业发展、关心教师队伍建设。省委、省*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推进云南教育现代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连续3年奖励名优秀乡村教师。目前,全省个县(市、区)全域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有序开展高校毕业生“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地发展,涌现出朱有勇、张桂梅等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全省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在数量补充、结构优化、待遇提高、能力提升、职业荣誉等方面得到全面加强。今年以来,我省一方面统筹推进常态化校园疫情防控和全面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工作,另一方面通过专项和特岗招聘基础教育教师人,12.58万名乡村教师享受差别化生活补助等*策,为托举乡村教育、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活动期间演出了精彩的文艺节目,播放了乡村教师代表先进事迹宣传片,生动展现了我省广大乡村教师坚守教育报国初心、担当筑梦育人使命,立足教育教学岗位,助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教育脱贫攻坚战的精神风貌。
优秀教师代表喻阳兴、李子光、和惠新、张有城先后发言,深情讲述了他们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历程中的点点滴滴,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人民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彰显了云南教育战线广大教师的崇高品格。
赵金、宗国英、刘慧晏、和段琪、陈舜、韩梅、杨杰、张荣明出席活动并颁奖。省级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获奖教师代表等参加活动。
云南网记者翟芯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