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还是“心病”?冠心病还是焦虑症?
一、经典案例
焦虑与冠心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极其相似有时甚至难以区分,下面举一个经典例子:
楚先生今年45岁,有5年的时间,他经常感到胸闷胸痛。他的症状似乎很典型:发作和劳累及情绪有一定关系,发作时胸口发紧,胸闷胸痛,心慌气短,口唇发紫,还出汗,心里非常紧张甚至恐惧,当地医生给他诊断“冠心病”了。但几次发作时急诊,心电图都没有异常发现,他和医生都认为可能是发作过去了,没抓着心电图变化的缘故。几年来,他吃了多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但效果并不好,相反症状越来越重,发作越来越频。有好几次,CT冠状动脉造影。64排螺旋等一系列检查都做完后,出乎医生意料,一切显示无异常,楚先生很苦恼,“我总胸闷胸痛,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不治之症?”其实楚先生患的是焦虑症,急性焦虑也称惊恐发作,表现为不明原因的突然出现的惊恐、紧张不安,常伴有喉部窒息感和死亡来临感及剧烈的心跳感,同时呼吸急促、胸闷、胸痛、出大汗等,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者数分钟,长者可达一小时以上,但通常是15分钟至半小时。由于症状与急性心脏病非常相似,所以患者会去心脏科就诊,往往会被当误诊冠心病发作来处理,部分患者还因此做了冠状动脉造影,但结果却是阴性。针对楚先生的状况,医师运用双心医学原理开具治疗及康复方案。经过几个周期的治疗调理,楚先生恢复了健康,解决了胸闷气短躯体焦虑症等问题,也学会了适合自身的情致调整法,重新享受美好生活。
小贴士
年,我国专家提出双心医学的概念,经过多年艰难的探索和临床实践,于年正式建立“双心医学”这门学科。
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及情绪问题逐渐变成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我们心内科门诊可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群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可以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原发病因和危险因素,也可以作为诱发因素加速原有心血管疾病的进程,导致临床预后恶化,甚至会直接引发猝死。网上有很多诸如人被气死的例子。
二、概念与关系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从而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疾病。
惊恐障碍是冠心病人群中常见的,焦虑类型有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发作是一种突如其来的惊恐体验。惊恐发作典型的情况是,患者正在进行日常活动,如看书、进食、散步、开会或操持家务时,突然感到心悸,好像心脏要从口腔里跳出来,胸闷、胸痛、胸前有压迫感;或呼吸困难,喉头堵塞,好像透不过气来即将窒息。同时出现强烈的恐惧感,好像将死去,或即将失去理智。
抑郁焦虑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以及预后有着重大影响。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问题在临床上非常常见。
双心医学是从心脏和心理双重角度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