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简介
杜杰教授首都医科医院教授、博导、精准医学中心主任、临床分子诊断中心主任、心血管重塑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长。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生理学会循环生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防诊治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金委重点项目、重大项目等10余项大型课题。在JCI,Circulation等国际杂志上发表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断、预警及干预相关SCI论文余篇。年获得美国心脏协会ATVB专委会“特殊成就奖”,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科学家。
研究内容
1、Biomarker筛选:研究团队通过动态转录组分析确定Sa8/a9在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早期快速升高。
2、临床意义分析:研究者发现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内Sa8/a9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人群,且发现经皮冠状动脉治疗后一天患者血清内Sa8/a9水平与后期心源性休克、心衰等发生风险显著相关。
3、功能验证:动物体内Sa9敲除及过表达实验证实Sa8/a9是MI/R的关键始动分子。
4、机制研究:研究者发现Sa8/a9通过抑制TLR4/ERK介导的PGC-1α/NRF1信号通路,下调线粒体复合物I亚基NDUFs的基因表达,进而抑制线粒体复合体I功能,使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心肌细胞死亡,促进MI/R发生发展,Sa9中和抗体治疗能明显减缓MI/R。此外还发现MI/R损伤发生后CXCL1募集CXCR2阳性细胞分泌Sa8/a9。该研究揭示了Sa8/a9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潜在治疗靶点和预警标志物。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不仅确定了AMI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重要预后生物标志物,而且还通过中和抗体和特异性抑制剂改善了MI/R损伤,为临床治疗策略研发提供了新方向。参考文献[1]YulinLi,BoyaChen,etal.Sa8/a9SignalingCausesMitochondrialDysfunctionandCardiomyocytesDeathinResponseIschemic/ReperfusionInjury.Circulation.DOI:10./CIRCULATIONAHA...长按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