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心脏好不好,摸脉搏就知道太快或太慢都不好
TUhjnbcbe - 2022/8/9 19:13:00

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年中国心源性猝死发病人数高达55万。在快节奏的大都市,心源性猝死已经成为威胁年轻人的一大杀手。

要避免类似心源性猝死这样的悲剧重演,我们除了不要过度劳累以外,还要及时了解自己的心脏健康状态。

但怎样才能了解自己的心脏健康呢?康康发现,朋友圈、网络上热传了N多种自我检测心脏好坏的方法,那么,这些方法真的靠谱吗?

本期辟谣康康就和大家一起看看怎样检测心脏健康,网上流传的那些检测心脏法是否有科学根据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网传检测法靠谱吗?

网传自测法1:摸脉搏

大于或小于60、90说明心率异常?正确√!

对于健康人群,脉搏跳动的频率等于心率。在安静状态下,成年人的正常脉搏跳动频率为60—90次/分钟;6岁以上的儿童,正常脉搏跳动频率为80-90次/分钟。孩子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心率跳动太快或太慢都可能是一些心脏疾病的征兆。

心率过慢,可能是窦性心律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问题,严重心率慢的患者需要装心脏起搏器;

心率太快,要警惕心肌缺血、高血压、心梗等疾病,必要时需要吃药来控制。

网传自测法2:捏脚踝

松开后按压处凹陷不能立即恢复,说明心功能不好?正确√!

这个叫做毛细血管再充盈试验,常作为重症病人或慢性病人的判定指标。

做法是,用手指按压脚踝或小腿,按压部位呈凹陷皮肤变白,一放开手指,凹陷处能在2秒内快速恢复正常,说明末梢血流灌注良好,全身血液循环好,回心血量充足,心脏功能较好。

反之,如果按压后凹陷处超过2秒后才慢慢恢复,说明心脏功能差到一定程度了。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医院进一步检查。

网传自测法3:摸脖子

脖子粗大,心脏病风险也大?错误×!

脖围跟腰围是一样重要的健康指标。男性颈围超过39厘米,女性颈围超过35厘米,就说明脖子较粗大。

脖子粗大,可能是多种疾病的征兆,最常见的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血脂高、肥胖等。美国一项研究表明,脖子越粗,患心血管的风险就越大。

但把颈围用于预测心脏健康,这个理论过于随意了,脖子变粗是意味着血脂异常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心功能强弱是看不出来的。

成年人高发的心脏病,不是先天性心脏病,而是继发性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这些都是环境因素逐渐造成的。

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等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有这些问题的人都是冠心病高危人群,平时定期检查心脏,有无心绞痛、胸闷等症状,比摸脖子粗细更靠谱。

评估心肺功能的“金标准”

CPET具有无放射性、无创性,能够全面客观反映人体在休息及活动状态下心、肺、骨骼肌等各方面功能,是国际公认的评估心肺功能的“金标准”。

常规的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只能了解静态下的心脏状态,但不能代表运动时的状态。而运动心肺功能检查,可以了解我们在运动过程中有无心肌缺血、心率失常等等,检查出可能存在的隐匿问题,指导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活动,有助于在实际运动中规避风险。

儿童CPET适用于6—18岁的儿童,以及术后半年的心脏病患儿。其最主要用途是对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后天性心脏病(川崎病)和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患儿的心肺功能评估、手术前风险评估、治疗后随访评估。

CPET还能辅助医生鉴别儿童心悸、呼吸困难和运动受限的原因,进行儿童残疾评估,为康复治疗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依据。

而健康儿童通过CPET测试,可获知运动耐量,了解心肺功能基础,排除潜在疾病。如真没有问题,也可以进一步通过医生开具的“运动处方”帮助提升体育考试成绩。

提醒!提醒!提醒!

哪些日常活动也能检测心脏好坏呢?

1、泡温泉

泡温泉是冬天火热的养生保健活动。随着泡泉的时间变长,人体受热后血液循环加快,心跳随之变快。如果跳到温泉池不到5分钟,心脏就“砰砰”直跳,说明心脏缺乏锻炼,心脏功能不佳。

哪些日常活动也能检测心脏好坏呢?

2、爬楼梯

人在爬楼梯时,心脏负荷比平路行走时加大,会加强心肌的收缩,血液循环加快,心跳加快。

连续爬三层楼梯,脸不红气不喘,说明心肺功能较强;如果爬一层楼,都头晕、气促、胸闷,肯定心脏有异常,建议到心内科就诊检查。

心脏是身体运营的中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因为平时繁忙的工作和生活让很多朋友忽视了心脏健康问题,等到病情严重时才发现。

所以日常中,大家再忙也要停下来关心自己的身体和心脏,用几个简单的小方法就能安心,何乐而不为呢?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脏好不好,摸脉搏就知道太快或太慢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