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但现在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等原因,导致这一疾病越来越年轻化。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年报告显示,经常抽烟、喝酒、长期熬夜的年轻人已经成为了心肌缺血的主力*。
任何年龄的心肌缺血患者,在出现疾病时,如不能及时治疗,则会使疾病更严重,还有可能引发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的症状
心肌缺血患者的主要为:胸闷、胸痛,还可能伴有颈、面部、肩、背部等区域的上肢放射性疼痛。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心慌、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
虽然,胸闷、胸痛是心肌缺血患者发病时的典型性症状,但并不是所有胸闷胸痛就是心肌缺血。
但如果出现以下六种症状,那就可能是心肌缺血了。
1、心率过快、血压升高、体温升高
心肌缺血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心率加快,并伴有血压升高的情况。
少数患者还会出现白细胞升高的症状。由于缺血的原因,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身体疼痛并且伴有体温升高的症状。
2、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
心肌缺血患者在劳累过度或者是精神高度紧张的时候,多发症状为胸骨后或心前区部位闷痛;
并伴有缩紧,痒,疼痛严重的患者疼痛会向手臂、肩膀部位放射,一般持续疼痛三到五分钟左右,但是在休息后会得到缓解,这是最常见的症状。
3、经常喘不过气
在大运动或者睡觉的时候,心肌缺血患者经常会出现呼吸不畅或者呼吸拉长的情况。
但在休息之后就会得到明显的缓解,一但开始运动,又出现这种情况。如果经常如此反复,医院进行治疗。
4、经常心悸
大部分心肌缺血的患者在吃太饱或者是寒冷的环境下都会出现心悸的现象。
还有部分患者在观看惊悚片的时候也会出现心悸的现象。这些都有可能是心肌缺血的症状。
5、高枕才能入睡
心肌缺血的患者在晚上的时候必须要高的枕头才能睡着,有些严重的在睡低枕头时,还会出现缺氧,胸闷的情况,这是因为在枕头过低的时候,心脏受到的压力比较大而导致的。
6、经常早上发病
清晨是心血管病发作的高发时期。正是因为在清晨由睡眠转醒的过程中血压会急速升高,并且早上人的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的状态,这时候心肌缺血的患者心脏无法承受大量血液供给,所以容易发病。
心血管的保健
1、合理搭配饮食
对于心肌缺血的患者应该要做到,粗粮细粮合理搭配,而且要以低脂肪以及优质蛋白为主。
这样的饮食既能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导致血脂浓度上升,也能强健心脏肌肉,增加心脏跳动的活力,降低血液粘稠度,避免血小板局聚集性增高,加重心肌缺血症状。
2、每天睡够七到八小时
对于心肌缺血的病人来说,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是保证心脏活力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还能保证血压的稳定,有利于降低心肌缺血的发病率。
心肌缺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