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
中老年人很容易出现多支心脏血管病变。今年93岁的李爷爷在1年多前突发心梗,生命危在旦夕,但最后奇迹般地生还了,这除了依靠医生精湛的技术,还和他多年给身体打下的好底子有关。李爷爷的长寿秘诀据说和特制早餐以及改良版老北京小吃有关,到底是什么美食呢?
李爷爷的急性心梗发作的经历当时李爷爷心脏上的几根大血管堵塞情况:左主干狭窄80%、前降支和回旋支狭窄70%,而最要命的是李爷爷的右冠状动脉出现%闭塞,非常凶险。
李主任认为李爷爷虽然已经九十多岁了,但是身体各项功能好,还有救治的希望,即使一度心跳停止,李主任和李爷爷的家人也一直不放弃抢救,最终抢救成功。
李主任告诉我们,心脏有三关:梗、麻、衰,李爷爷也是经历了这三个大关的考验,最后才脱险的。
1.心梗冠状动脉堵了以后,发生心肌梗死,堵塞血管所供血范围的心肌就会出现缺血,甚至坏死,缺血的时间越长,坏死的面积越大。
2.麻痹“麻痹”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血管完全堵塞后缺血导致的“麻痹”,心脏对缺血的感觉是疼痛,严重的时候心脏出现骤停,整个心脏“麻痹”了;
第二阶段是梗死相关血管被开通后恢复血流的时候会再次出现“麻痹”,医学术语叫再灌注损伤,此时也是心律失常及心脏骤停的高发阶段,就像我们蹲的时间长了,腿麻了,再站起来的时候会出现酸痛的感觉,这种情况也是再灌注损伤。
李艳兵主任
医院心血管内科
应对再灌注损伤,我们也有方法——缺血预适应,先恢复少量的血流,逐渐恢复大量的血流,减轻再灌注的损伤。3.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由于心脏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容易出现心肌坏死,心脏的功能就会下降,出现心力衰竭。即使心梗抢救成功,在未来三四天也可能出现心衰的问题,不能放松警惕。
李艳兵主任
医院心血管内科
应对心力衰竭,可以通过器械和药物来改善心脏的功能。李主任告诉我们,心脏出现危险三关的罪魁祸首是缺血。
心肌梗死发生率最高的血管是前降支,40%的心肌梗死是因为前降支。前降支“拐弯多、分叉多、心肌桥”的特点决定了它更容易缺血。
专家用模拟道具讲解
前降支容易堵的原理
↓↓↓
李艳兵主任
医院心血管内科
建议40岁以上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人群做冠脉增强CT检查,这个检查可以发现是否有血管狭窄以及有没有心肌桥的存在。
李爷爷日常非常注意自己的身体,原来有高血压的情况,现在也控制得很好。
李爷爷的养生秘诀有三个:
1.每天早上会吃自己特制的早餐,已经吃了三十多年;
2.每周会吃两到三次改良版的老北京小吃;
3.心态平和、不操心、不生气。
1.特制早餐—牛奶鸡蛋醪糟
//坚持了30年的早餐:一袋牛奶搭配五六勺醪糟,加热煮开,加上一个剥壳的水煮鸡蛋,另外搭配一小块枣糕,就是李爷爷的早餐了。李艳兵主任
医院心血管内科
李爷爷的早餐有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米酒经过发酵,产生有益菌,对人体的肠道健康和免疫力都有好处,但是没有膳食纤维,建议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另外可以适当吃一些生的青菜,青菜不仅含有膳食纤维,生的青菜里面还含有人体所需的酶。因为酶在48℃的温度下会被灭活,所以建议大家吃一些可以生吃的青菜。
2.改良版老北京小吃——麻豆腐
这道小吃的原料是豆制品,植物里的优秀蛋白质藏在豆制品中,另外,豆汁是通过发酵的方式而来的,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益生菌,有助于肠道健康。
//改良版麻豆腐的制作过程:1.麻豆腐里加一点甜面酱,用水澥一下,甜面酱代替了盐和酱油;
2.起锅烧油,倒入麻豆腐,转小火慢慢煸干水分,煸炒出麻豆腐的豆腥味,大约煸20分钟;
3.出锅,加点葱花点缀即可。
专家出诊信息
李艳兵
医院心血管内科
每周二、周四上午专家门诊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历史热门文章
胃部癌前病变的根源在它!90岁中医的法宝:调脾胃、强免疫、防癌症~
活背八法,通活全身!中老年人运动要注意两个原则!
20年的心慌和后背疼,却是因为颈椎病?两个简单方法,自测风险~
在家就能做的护膝方法,一起学起来!
喜欢就点一下“在看”吧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养生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