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内科一区)自主完成右冠慢性闭塞性病变(CTO)介入治疗,标志着我院在复杂冠心病介入领域迈上新台阶。
李绍华主任医师(右)在手术中
冠脉CTO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时间超过三个月,经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TIMI血流为0级,由于其闭塞时间长,血管内的病变会变得极为坚硬,同时伴有血管迂曲、钙化等,其介入治疗的成功率较低,且手术并发症高,被公认为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难点,也是介入治疗技术中最具有挑战的部分,曾经是PCI的禁忌证。随着介入技术发展,CTO成为冠脉介入领域全球性的热点,包括我国在内,越来越多的国家投入或涉足CTO-PCI领域。病例介绍患者系一70岁老年女性,因“劳力性胸闷、乏力1周”收住心血管内科(内科一区),患者两年前因“急性下壁心梗死”于我院行造影示“前降支近段闭塞,右冠远段完全闭塞”,考虑右冠为罪犯血管,于右冠远段植入一枚支架,术后症状缓解出院,建议术后1个月行前降支PCI,但患者未遵嘱。近日出现症状后再次来院就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ST-T改变。我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李绍华主任医师组织开展术前讨论,制订周密手术方案,予行介入治疗。冠脉造影示前降支近段闭塞,血流TiMi0级,回旋支未见狭窄,右冠远段原支架内未见狭窄,血流TiMi3级。李绍华主任医师采用正向开通,经过3小时奋战,顺利开通了前降支CTO。术后患者自觉胸闷、乏力消失,无室性早搏,并于1周后康复出院。①前降支近段闭塞
②GaiaThird导丝通过闭塞病变,对侧造影证实真腔
③植入支架后血管再通
据李绍华主任医师介绍,冠脉CTO是冠心病较严重的一种,CTO病变都存在侧支循环,使闭塞血管有一定的血流供应,但也只是相当于狭窄90%的血管的血流供应,仅能维持静息状态的心肌存活,当心肌耗氧量增加时患者便产生心肌缺血症状如心绞痛、运动耐量下降等。成功开通CTO病变,可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供血,稳定心肌的电活动。目前仍首选冠脉介入治疗,但是因血管的病变复杂,介入医院都有所不同,而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且手术时间较长,既考验术者的技术,同时考虑术者的耐心以及介入团队的默契,该例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在复杂冠心病介入领域迈上新的台阶。专家介绍
李绍华,内科一区(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年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18年,医院胸痛中心心血管介入术者,年获评南粤好医生。担任省医师协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医师分会青年专业组委员、心脏病器械辅助治疗医师分会委员,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介入专业委员,省临床医学学会心血管健康专委会委员,揭阳市医学会脑心同治分会委员等。医院研修学习,参加全国第三十届心血管内、儿科医师学习班;全国第十期冠心病介入研修班,取得冠心病介入资质;参加外周介入治疗、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研修班,取得心律失常介入资质。
擅长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危急重症的抢救以及开展各类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包括冠心病介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临时及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等。
心血管内科(内科一区)医护团队科室地点:医院综合楼三楼心血管内科(内科一区)
出诊地点:门诊楼二楼西侧专科门诊心血管内科(内科01诊室)
科室-
一、来院须知
我院已启用就医健康申报卡与电子陪护证
申报便捷,防控及时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二、温馨提醒
自年5月1日起,我院将方便停放的多个停车位让给来院就医的患者和家属。请来院的患者及家属按以下路线(外来车辆停放位置)医院,谢谢配合!
↓点击下方位置即可进入导航↓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