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击
蓝
字
★
关
注
我
们
心肌缺血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好发于中老年人。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吸烟、熬夜,年轻人患心肌缺血的几率在增大。
心肌缺血如果不及治疗,严重的会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所以我们要及早发现。那么有关于心肌缺血的症状有哪些呢?患者日常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看看详细介绍。
一
心肌缺血都有什么症状?
心肌缺血患者在进行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休息后会自行缓解;用力排便时出现胸闷、心慌、胸痛不适等症状;在吃饱、寒冷时会出现心悸、胸痛;出现与运动有关的牙痛、头痛、腿痛;在精神紧张或劳累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和左上肢放射,休息后自行缓解;呼吸困难,在晚上睡觉时会感到胸闷、憋气,需要枕高枕头才会舒服。
二
心肌缺血患者注意事项:
戒烟酒
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增多,导致血液黏稠,增加心肌缺血的发病率。过多的乙醇可使心脏耗氧量增多,加重心脏负担。
合理饮食
少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蛋*、奶油、肥肉、动物内脏)和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保持心情舒畅
当人过分激动时,可使血压上升,心肌收缩增强,加重心肌缺血、缺氧。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于紧张或激动。
保室内通风
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如长期供氧不足、冠心病患者易出现胸闷等症状,会加重动脉硬化程度。
定时喝水
冠心病患者特别是老年人,血黏度都有所增高,水可以稀释血液,并促进血液流动,所以要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
适当的运动
心肌缺血患者既要坚持锻炼,又要严格掌握一个“度”字,超负荷的运动量极易导致心脑血管急剧缺血、缺氧,可能造成急性心肌梗死。
常备急救药物
常备缓解心绞痛和心肌缺血的药物,以便随时服用。若有持续疼痛或服药不能缓解,医院急诊。
长
按
关
注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