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胡大一公益性与科学性缺失的医学科普非但不
TUhjnbcbe - 2022/4/18 17:15:00

昨天下午(年6月25日)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参加“医学科普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的作用”座谈会。每位参会人座位包中放有一本人卫出版的医学科普著作,作者是我很熟悉的一位做支架的中年医生。

书名为《谈“心”》。书封底有人民网健康事业部总监、中央广播电视台播音员和北京电视台播音员的热情联袂推荐。

出版社送与会者人手一册,自然首肯这本科普著作。

我打开一看,很感震惊。书中多处在以专家的身份名分公开宣讲过度医疗。

例如书的第页中说:“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病变程度在90%以上狭窄时,不需再做进一步检查,应直接植入支架!”,我坚信,这一明确肯定的“支架手术适应证”,不可能是作者健哥一个定下的,应是做支架手术医生群体的业内共识。这就很可怕了!

仅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决定做不做支架,是违背医学常识、背离临床研究证据的过度医疗行为,导致大量患者被过度做了不必要的支架,其中不少患者被支的是多个支架。

影像学检查发现的血管狭窄程度,包括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狭窄程度%),仅是考虑做不做支架的影像学信息,绝非“健哥”所言,无需任何其他检查。

首先应问诊,问症状。有无胸痛症状?如有症状,是否为与狭窄病变相关的心绞痛(与固定严重狭窄的心绞痛为劳力型心绞痛)?如不是心绞痛,是什么?如果是心绞痛,是稳定的(最近一个月诱发症状的体力活动强度、持续时间、发作频度、缓解方式与之前相比较无恶化加重,或已有减轻),还是不稳定的(新近一个月内发生,较轻度体力活动可诱发;或比一月前恶化加重;或心肌梗死后一月内心绞痛复发)?有没有侧支循环?如病情稳定,可做运动负荷心电图,评估运动中心电图有无心肌缺血?如有缺血,出现在导联多少范围?心电图缺血的程度?运动中血压的反应。

同时,应做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还要认真询问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胆固醇升高程度和吸烟)及家族史(直系亲属男性55岁前,女性65岁前患过冠心病,如心肌梗死)。

对虽有血管狭窄程度严重,但无症状,或症状稳定,即使运动心电图有缺血表现但不是上述的严重情况,首选的是合理药物治疗和心脏康复—即五大处方。支架仅适用于药物治疗和康复后仍有明显心绞痛症状的患者。

支架本身是好技术,是治疗冠心病的进步,但它有明确的适应证:1、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可挽救心肌,挽救生命。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2、对稳定的冠心病患者,支架的作用是缓解心绞痛症状,而不可能是预防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的“神器”。

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靠构筑两条防线——健康生活方式和控制好危险因素(落实五大处方)——药物、运动、营养、精神心理/睡眠和戒烟限酒。

很多患者问我,到底血管狭窄到什么程度必需放支架?广泛流传的是超过70%就支!健哥说“70%也可以支,90%就直接支!”。前段网络上广泛流传的一段振振有词讲医学的疆与界(题目很吸引眼球)医院有他两个手术室,碰巧与“健哥”同姓的“外科医生”,说疆与界是血管狭窄85%(比健哥低5%),就支架或搭桥。

我的答复是:不可仅依据血管狭窄程度决定放不放支架,搭不搭桥。而要充分综合评估临床情况决定。

科普读物是向广大未学过医学的公众普及医学知识,传播知识首先要考虑公益性(保护患者和人民健康利益)和科学性(要遵循科学证据),其次才是通俗性、趣味性。如果公益性与科学性缺失,写的越生动、越通俗、越有趣、越伤害人!

我十分了解“健哥”。我深信他写这本科普著作的初心与动机是良好的。他也下了很多功夫,把科普写的图文并茂,妙趣横生。这是十分不易的。但遗憾是,他这年龄段的大多医生医学人文修炼,临床能力的培养,对基本功的苦练都是偏弱项,过早被当今的生物医学体系培养成善用“冷兵器”的技术能工巧匠。正如马克.吐温名言:“手握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我希望“健哥”善用技术同时,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回归基本功!

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充分落实非医疗干预,全面落实个体化的五大处方——药物、运动、营养、心理睡眠、戒烟限酒。

胡大一健康口诀

饭吃八分饱、日行万步路

胡大一慢病健康的五大处方

药物处方

运动处方

营养处方

心理(睡眠)处方

戒烟限酒处方

胡大一健康三字经

管住嘴迈开腿

零吸烟多喝水

好心态莫贪杯

睡眠足别过累

乐助人心灵美

家和睦寿百岁

胡大一大夫

1
查看完整版本: 胡大一公益性与科学性缺失的医学科普非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