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ldquo无症状心肌缺血rdquo
TUhjnbcbe - 2022/3/10 15:11:00

一位36岁的男子在参加某展览馆活动时晕倒在地,现场的会议工作人员确定为心脏骤停,遂紧急心肺复苏,同时拨打急救电话。经过急救患者恢复了自主循环,医院急诊室后病情再度恶化,幸而医生给予及时的溶栓治疗,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据主治医生介绍,该患者没有冠心病家族史,体重偏大,平时抽烟喝酒。患者回忆一个月之前曾出现过2次轻微的胸部不适,持续时间较长,但没当回事。经过仔细的心电图和超声等检查,找到了引发此次心脏骤停的病因——无症状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在临床上很常见,大家也都知道心肌缺血会带来一系列危害,因此发现时会及时采取救助措施。但是“无症状缺血”因为没有症状容易让人忽略,导致病情加重。问题来了:无症状心肌缺血真的一点症状都没有吗?如何早发现早诊治?

无症状心肌缺血并非全无症状

从概念上讲,无症状心肌缺血是指患者存在心肌缺血的客观事实,比如通过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或/和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捕捉到缺血的证据,但是心绞痛、胸痛等典型症状很轻微甚至没有。也正因为“无症状”,患者往往错过治疗时机,导致心肌造成永久性或不可逆的损伤,情节严重的危及生命。

真的“毫无症状”吗?其实不是。即便患者感觉不到任何心绞痛或胸痛等典型缺血症状,也或多或少会有其他不适,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有如下症状:

1.胃部不适:灼热感、憋闷、钝痛或者恶心呕吐,解便后症状缓解,但不会完全消除。

2.呼吸不畅:稍微一活动就气喘吁吁,休息片刻既能恢复,但是开始活动后又有明显喘息。

3.前臂疼痛:比较常见的是左臂和左肩隐隐作痛。

4.容易疲劳:明明没有进行重体力劳动,却表现为疲乏无力/精神不振,但又不能明确到底是哪个部位不适。

无症状心肌缺血有哪些检测手段?

1.心电图运动试验/心肺运动试验:既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大家口中的“跑平板”。患者运动量不断增加,心肌耗氧量加大,可以激发静息状态下隐匿的心肌缺血情况,患者可在运动后出现典型的心绞痛或血压明显下降等。

2.动态心电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背Holter”,记录患者日常生活状态下连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活动全过程,可以帮助捕捉普通心电图不容易发现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等。

3.核素运动心肌显像:对心肌缺血比较敏感,显像显示的心肌缺血部位及范围,可以反映病变的严重程度。

在临床上无症状心肌缺血“老少皆宜”,有些青壮年不注意生活习惯,抽烟喝酒,还有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危险因素,增加了罹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因而容易出现心肌缺血。不过总体而言,无症状心肌缺血还是更青睐老年冠心病患者,一方面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累积多年,因活动增加心肌耗氧量后更容易引起心肌缺血;另一方面老年人年迈体衰,对疼痛反应不敏感,所以经常“无症状”。

由于无症状心肌缺血“防不胜防”的特点,未雨绸缪积极消除危险因素就显得更加重要。无论年龄大小都要控制好血压、血脂和血糖等,避免接触导致心肌缺血发作的诱因等;对于吸烟、肥胖、三高、不爱运动以及经常熬夜加班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动态心电图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无症状心肌缺血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