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痛经,中医范畴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治疗原发性痛经一般以活血化瘀为主,再根据具体症状加以补气、散寒、清热、补虚等;而对于继发性痛经,治疗需要分清证型辨证论治,由于环境和个人体质的不同,在治疗和调理中,一定要面诊、把脉,经过医生的诊断来开方。
冬季到来,近期气温变化较大,容易感受风寒,来找我就诊的女性患者中调理痛经的人有所增加,现我就之前调治痛经的一则案例分享给更多女性朋友,希望能帮到大家。
痛经医案
患者李某,女,31岁,受凉后引起痛经已有2年,每月经行,苦不堪言,止痛药、止痛针有时也解决不了问题,多方求医,痛经还是反反复复,经人介绍,来到我处就诊。
询问病史后,了解到患者自2年前经行受凉后出现痛经,月经周期推后3-5天,经行有血块,色稍暗,腰酸痛,平素怕冷,手心易出汗,容易咽部上火,睡眠差,下巴痘较多,大便偏溏,舌边齿痕,脉细涩。
诊断:痛经(肝郁脾虚,上热下寒)
治疗原则:疏肝健脾、清热散寒
方药如下:
当归、川穹、首乌藤、知母、麦芽、生甘草、败酱草、浮小麦、炒白扁豆、麻*根、桔梗等。7付,中药颗粒剂,开水冲服,日1付。
二诊
复诊:患者诉服药后手心汗出减轻,睡眠改善,仍怕冷,月经将至。守上方去浮小麦、麻*根、炒蔓荆子、桔梗、连翘、炒白扁豆,加益母草、泽兰、醋延胡索、夏枯草、蒲公英等。7付,中药颗粒剂,开水冲服,日1付。
三诊
患者诉痛经较前明显好转,有少量血块,经色较前鲜红,舌脉基本同前。守上方去延胡索、川牛膝,加酸枣仁、射干、荷叶。继服7付,以巩固疗效。嘱患者于每次月经前一周来喝药调理,继调3个月经周期。
医案小结
患者发病因与经行受凉有关,寒凝则气滞,气血运行不畅,故不通则痛;寒凝日久,余而化热,热性延上,故表现为易上火、手心汗出,故整体为上热下寒。患者寒凝气滞,气机不调畅,则肝主疏泄失常,横逆犯脾,则脾亦虚。患者以痛经为主诉求诊,故治疗以养肝健脾活血,少佐麦芽、白扁豆以助健脾益气之力;知母、连翘、败酱草等清热;浮小麦、麻*根以固表止汗;合欢皮、首乌藤以安神助眠。患者二诊汗出、睡眠见明显好转,故去浮小麦、麻*根、连翘、白扁豆等,患者月经将至,故加益母草、泽兰、凌霄花、川牛膝等以理气活血通经。故患者三诊痛经较前明显减轻,经色变鲜红。嘱患者继续服药以巩固疗效。
医师邹敏涛简介
主治中医师
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黎少尊
擅长主治:
妇科:月经不调、带下病、不孕症、多囊卵巢、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
内科:心肌缺血、心脑血管供血不足、颈椎病、高血压、高血脂、眩晕、心悸、胸闷、感冒发热、失眠等;
呼吸科:咳嗽、过敏性鼻炎、支气管扩张、哮喘等。
坐诊时间:周一、二、四、五、日全天,周三、六下午
坐诊地点:张仲景国医馆河医馆(河医立交桥向东米路北)
坐诊时间:周三、六上午
坐诊地点:郑州中原万达广场店(秦岭路中原路交叉口向南米路西)
仲景中医邹敏涛
传承中医经典弘扬中医文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