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上方图片识别小程序收听
失传的营养学
远离疾病
作者/王涛
生命是奇迹,也是奥秘!人体本身有着惊人的修复功能,只要给足原料——营养,就能恢复健康。《失传的营养学》用老百姓通俗的语言指出了身体生病的原理以及逆向康复的路径,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包括几十种难以治愈的癌症,都从营养学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见解。
健康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更是享受革命成果的本钱,欢迎一同共读《失传的营养学》!
↓↓点击标题阅读回顾往期精彩↓↓大健康读书会第一天《失传的营养学》第03-14页大健康读书会第二天《失传的营养学》第15-26页大健康读书会第三天《失传的营养学》第26-36页第四章
健康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第三节
搞错了,身体需要原料
(一)
营养素就是用来治病的
“营养素是不能治病的”,很多年前,这是极普遍的大众认识,甚至绝大多数的医生也持这种看法,现在对营养素的认识已经大为改观。造成这种广泛误解可能与三方面的原因有关:一是我们已经为一些所谓的营养品买过不少单,比如以前很流行的蜂王浆、鳖精、王八膏、燕窝粥等。往往买这些产品都是用来去看病人、老人或作为礼物送给别人、也没见谁因为吃了这些产品病好了。更多的是因为没什么好买的,买这些东西看上去好看、听起来感觉也不错,毕竟是被称为营养的东西。这些东西理论上也不错,但没有任何效果的原因很多、很复杂,比如是否货真价实,原材料的选择、生产工艺等环节是否安全等。你千万不要觉得生产这类东西很简单,因为其中的营养物质很容易流失或遭到破坏。二是一些朋友给父母买一些人参、虫草等贵重的中药材,期盼父母的身体能更好一些,但其后往往也没看出什么效果,甚至有些适得其反。关于高级补品的问题会在稍后更详细地分析。三是今天我们在学校里学的营养学还没有上升到营养医学的高度,还没有认识到营养在治疗疾病和维护人们的健康中应该起主导作用而不是今天的辅助治疗的角色。其实这种现象也不是中国特色,全世界的营养学水平都差不多。我认为这是现代营养学发展的悲哀。那么营养素能不能治病呢?很简单,纤维素、维生素B、维生素C、钙、医院也经常使用,医院为什么要用它们呢?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朋友说营养素是不能治病的,纠正亚健康还可以。正如前面讨论的,所谓的亚健康就是疾病的早期阶段。如果你承认可以纠正亚健康,也就是说你承认营养素可以纠正疾病的早期阶段,那你说营养素能不能纠正疾病的晚期阶段呢?仍以冠心病为例如果你承认营养素可以消除血管40%的堵塞(此时即是所谓的亚健康阶段),你说能不能消除血管80%的堵塞呢(此时可能已出现临床症状,你自己已经有感觉,即发病了)?一定能啊,因为40%和80%之间只是量的区别,而没有质的区别,只是消除80%的堵塞比消除40%的堵塞难度大用时长。所以营养素不是用来吃着玩的,营养素是用来治病的是用来随时随地维护我们健康的。而且也只有营养素才可以做到这一点。营养素用来治病的原理,就是供给人体原料,身体通过自身修复能力,使用这些原料把身体各处的损伤修好。损伤就是疾病,因为损伤有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之分,所以疾病才分为急性病和慢性病。典型的急性损伤如车祸,典型的慢性损伤如喝酒把肝喝坏了。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虽然营养素是我们维护自身健康的法宝,但事实上很多人使用营养素后效果并不理想,很多人跟我说用过很长时间的营养素,但没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很多人对营养素的印象不是很好。其实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营养素的使用是很专业的问题,它要求指导者对人体要有很深刻的理解。由于营养素很容易被买到,导致很多人认为它的原理很简单,更何况一般人甚至认为关于营养的问题本来就很简单,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很多药品也很容易被买到,大街上那么多的药店,到药店买药吃就行了,医院看病?因为医生懂得怎样才可以较为正确地使用这些药物。医生在大学里学了那么多年,其中一项就是怎样恰当地使用药物来治病,营养素也一样,需要专业使用和专业指导(请参看第十六章《营养素使用中的误区》)。目前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全世界有那么多药品生产厂生产药品,世界各国每年培养大量的医生来给患者使用这些药品。这里涉及两大学科,药品生产属于药学,药品使用属于医学。而在药厂和患者之间有一个非常庞大的专业群体,这就是医生。但涉及营养素时,我们看到,营养素生产属于一门科学,可以在药学的理论指导下生产,与其对应,却没有营养医学,只能勉强归入药学。另外,今天,在营养素生产厂和患者或一般人群之间却没有一个像医生那样的专业群体来帮助人们正确使用营养素。更严重的是,没有像医学那样的理论体系来指导专业人员专业使用营养素。换句话说,即使有医生或科班出身的营养师使用营养素,但因为没有一套如何正确使用营养素的专业理论体系做支撑,其使用效果往往也会差强人意。而这个理论空缺就是营养医学,就是用以指导专业使用营养素的理论体系。当然指导科学使用营养素并不是营养医学的全部,而通过系统学习营养医学被培养出来的专业人员也可以称为“医生”(请参看第十六章《营养素使用中的误区》)。还有一个问题也需要说清楚,就是营养素究竟属于食品还是药品的问题。这个概念不清导致营养素在使用以及监管上出现很多问题。首先,什么叫营养素?营养素有自己的定义,简而言之,凡是吃进去后能变成你身体一部分的,那就叫营养素。你吃猪肉,猪肉中的蛋白质、脂肪还有其他营养物质在通过肠道吸收后会进入你的身体,蛋白质会转变成肌肉中的蛋白质,这是不是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了?猪肉中的脂肪会变成你肚皮下的脂肪,这是不是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了?而作为商品出售的营养素不过是食物中营养的浓缩抽提物,虽然有通过化工合成的营养素,本义都是为了提取浓缩营养素,以提高使用效率。这样讲你可能不太懂,换句话说,就你目前的身体状况,你一天可能需要20个橙子中所含的维生素C,可让你每天吃20个橙子不太现实。你可能需要5斤猪肉中的蛋白质,可让你每天吃5斤猪肉也比较痛苦。这时,浓缩的营养素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了。凡是吃进去后能变成你身体一部分的物质都可以归入营养素。那你说其他药品里的蛋白质、氨基酸、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进入身体后能不能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一定能啊,所以这些东西也属于营养素范畴,而不属于药物范畴。只是今天的医学还没能在更高境界上理解这个概念。所以先要搞清楚,并不是医生使用的或药厂生产的就叫药物。什么是药物呢?以治疗各种疾病为目的,在身体表面或体内发挥完作用就离开(或叫代谢掉)的那些东西就叫药物。因此,虽然制造商把我们使用的营养素制成片状或粉状或胶囊,很像药物,但那也不能叫药物,面应属于食物范畴。不能因为它穿着药物的外衣就认为它是药物。(二)
营养素到底能治哪些病
从营养医学理论角度来说,营养素包治百病,这是很多人不理解的地方。有人说:“你说营养素什么病都能治,简直是胡说,是不可能的,整个儿一个卖大力丸的。”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营养素是作为身体原料通过修复能力发挥作用的,而人正是通过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这些营养素促进身体生长发育、正常代谢的,你的头需要营养素,你的脚也需要营养素,你的肝需要营养素,你的胃同样也需要营养素,所以你哪里坏了都需要用营养素来修复。所以营养素就可以治疗您全身的疾病,而且效率极高。吃营养素非常划算,可以吃一口管全身,而且治病的效率极高,会对你全身各处的损伤同时进行修复治疗。陈阿姨,六十多岁了,一身的病,当她跟我描述她的病时,我的感觉是她浑身上下没有一个地方是没病的了。心脑血管疾病,包括脑缺血,经常头痛、头晕,心肌缺血,高血压。另外还有肥胖、脂肪肝、高血脂、糖尿病,眼睛不好,失眠,骨质增生导致的腰腿肩颈疾病。她的糖尿病很严重,一天要用42个单位的胰岛素,根据她的情况,我给她开了一个营养配方,同时忌口,饮食调整,运动,使用营养配方一周的时间,胰岛素的用量就减到22个单位了。两周后,她全身的症状都明显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第四节
为什么今天的医学对慢性病束手无策
一个慢性病的发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是身体修复失败的外在表现。身体的修复能力是不会轻易放弃就举手投降的。当身体的某一处发生损伤后,修复能力启动。而慢性病的发生过程就是身体不断地进行损伤修复、修复再损伤、再损伤再修复的循环往复的过程。通俗地讲,就是身体的某个地方坏了,给修好后又坏了,再给修好后又坏了,这个过程不断地重复进行。在这一过程中,身体会从全身各处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营养素到受损伤的部位进行修复。我们的身体很有意思,最会干的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的事,但前提条件是东墙允许被拆,被拆一点也没什么大的关系。直到有一天,东墙再也没有多余的原料可被拆了,也就是可调动的营养素被耗尽了,没原料了,修复能力眼看着损伤的发生而无可奈何,自己空有一身的本领而无处施展。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慢性病的发生不是单一器官的问题,它牵涉到全身的多个系统甚至是各个系统。因为在发病过程中,要从全身各系统调动营养来修复。比如说慢性胃炎,你觉得慢性胃炎是单纯的胃的问题吗?慢性胃炎肯定跟胃有关,但也跟肝功能有关。哪些人容易得胃炎呢?脾气急的,小心眼儿的和工作压力大的。患胃炎的人往往睡眠不好,睡眠不好的人胃也不会太好,也就是说胃病的发生还跟神经系统有关。再找的话,还会找到更多系统与慢性胃病有关,所以慢性胃炎的发生不是单纯胃的问题,而是多系统功能紊乱造成的,是多系统功能紊乱在单一器官的表现。人体的慢性疾病多是多系统功能紊乱的结果。也就是说,慢性病是系统问题。一种病的发生不要说是多系统功能紊乱造成的,即使是一个系统功能紊乱造成的,对于医生来说也是难题。平时我们经常遇到系统问题。所谓系统就是能够独立完成一个任务的所有部件的总和。比如一台电脑就是一个系统,你在使用电脑过程中,死机了,就是系统乱了。你该做什么呢?只要按一下电钮重启。重启的过程是什么呢?是电脑系统自我恢复的过程,系统自己检查是哪里出了问题,找到后自己就把问题解决了。从没见过谁使用电脑一死机,马上拆电脑,非要看它死在哪里了,好把它修好。疾病的发生也是相同的道理,是系统乱了,凭医生不可能把系统紊乱纠正,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让系统自我修复,而人体的修复能力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为什么医生解决不了系统紊乱的问题呢?不是因为医生医术有问题,而是跟药物作用于人体的方式有关。今天的医学总想插手系统内部事务,药物的作用不是在系统层面的,而是作用点非常精准,直接作用于某个器官内的一些细胞的某个位置,例如线粒体中的某种酶,或细胞膜上的某种酶,或细胞内其他的分子。分子组成细胞,细胞组成器官,器官才组成系统。可见分子层面和系统层面相差太远了,本来是系统问题,药物却作用于系统内的一个点,而不顾一个系统内或多个系统内很多点的紊乱,所以药物不可能纠正系统紊乱。举个例子,一个系统乱了可能是因为上千个反应慢下来了甚至是停止了,而药物只激活了其中的一两个反应,那这个系统问题怎么能解决呢?系统问题一定要在系统层面上解决,只有人体的修复能力才能做到这点。比如胃炎,本来是一个多系统功能紊乱的结果,但医生总给治胃病的药,而不是纠正多系统的紊乱,所以胃炎就成了很难治的病,一治就治几十年,直到变成胃癌,就没时间治胃炎了。当我们找准正确方向,即充分发挥人体的修复能力,一个病人的胃炎从治疗开始到临床症状消失,快的只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尽管医学的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我们对人体的认识还极为肤浅,连很多常见的现象都不能解释清楚。比如为什么人一着急就容易烂嘴角?为什么人一着急生气就容易牙痛或牙龈肿胀?人体太奇妙了,从人体的修复能力能体会到其中的一点点。你说人体的各种器官各个部位怎么就知道自己应该长成那个样子而不是其他的形状?就好像盖大楼要先有设计图纸一样,人体内也应该有这样的“图纸”。否则,为什么肝脏就长成那个模样而且长成后就自动停止生长?但全身器官的“设计图纸”存在于哪里?我们还不知道。但这个概念很重要,因为修复也需要“图纸”。最好的修复是不论什么细胞坏了或消失了,都会原样修复。如果不能原样修复,身体就会采用不得已的“修复”方式,即纤维化。比如当你皮肤上的伤口小而浅时,等长好后什么痕迹都没留下,这就是原样修复。当皮肤上的伤口大而深时,比如手术切口,已经超出了原样修复的能力,所以就通过在伤口处纤维化,形成疤痕把伤口长好。即使通过纤维化这一方式,身体各器官也力求恢复该器官原有的形状,这真的是非常奇妙的现象。细胞的修复也应该是有“图纸”可循的,这个“图纸”又在哪里呢?医学界的共识是藏在“DNA”里。但我想跟你说,事实上可能没这么简单,细胞的修复可能已经超出了“细胞图纸”的范围。细胞的修复还体现在细胞的再生能力上,通过细胞再生,可以将组织器官原有的缺损修复,所以细胞可以通过再生参与组织的修复。总而言之,你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应该长什么样,你的身体最清楚,你的身体哪些部分长得不合理,也是你的身体最清楚,而且它还有把不合理的地方改造成合理的能力,但前提是你要给它提供充足的原料——营养素。我这样讲修复,你会认为很简单,很好懂,事实上,修复是一个极复杂的过程,修复分为很多层次,也就是说修复有不同的级别。这有点儿像修墙,比如墙坏了一个洞,你不能上来就抹白灰,得先把砖塞进去,用混凝土粘结实,然后再在砖的表面抹混凝土,混凝土外边再抹白灰。修墙也要讲究层次,不能乱来。人体最简单的修复是分子级修复。可能说最基础的修复是分子级修复更好理解一些。专业人士会说分子水平的修复已经够复杂了,但在人体,分子水平的修复是最简单的,比如说细胞核内的某段DNA受到损伤,细胞可以通过DNA修复系统把坏的DNA修好而使细胞恢复正常功能。分子级修复之上是细胞级修复,细胞级修复是通过把细胞内各处异常的分子结构修好或替换掉来实现的。如细胞内的某种蛋白质坏了,或某个更大的结构坏了,没关系,细胞会生产出新的,把旧的换掉。这就复杂一点了。细胞级修复之后有组织级修复,这就更难了,因为需要很多种细胞互相配合才能修好。比如你不小心在手指上切了一刀,这个小伤口要修起来是很复杂的,从分子级一直到器官级修复都会参与,既不能多长也不能少长,还得把伤口两侧的皮肤表面的纹理接好,最后修到看不出来哪里坏过。你说它怎么知道如何修成跟原来一样呢?医学上有一个实验,把小鼠的肝脏切去70%,然后再把它的腹腔缝上,三个月后打开腹腔一看,肝脏又长出来了,跟原来长得一模一样。你说小鼠的肝脏怎么知道还得长那么大,还长成那个形状、那个模样呢?修复功能真的是既复杂又神奇。肝脏的修又同样涉及组织级和器官级修复。还有一系列的修复,我们从头到尾给它们排一下(图12),这些修复可以是同时进行的,也可以是有先后次序的,一切井然有序。图12修复有不同的级别请注意,身心合一的修复是人体最高、最完美的修复境界,简直可以称之为“再造金身”,就是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从身体到内心到灵*,都要修好,这是何等高级的境界,是人类健康的极致追求。现在的西医、中医和营养医学都很难做到,但营养医学完成这个目标要容易得多,所以每一个能读懂这本书的人都是幸运的。第五节
不要给系统添乱
正如上面讨论过的那样,人体每一种疾病的发生大都是多系统功能紊乱的结果,对于系统问题,我们只能依靠人体的修复能力来解决。系统问题只能在系统层面上解决。而今天,我们很多的治疗手段不但没有帮助紊乱的系统修复到正常,反而导致系统进一步紊乱。比如女性的月经问题,月经该来没来,医院就用*体酮来纠正。月经不来,至少说明她的内分泌系统紊乱,还可能伴有其他系统的功能紊乱,如消化系统(肝的功能不良)、神经精神系统(精神压力大,过度生气或郁闷)的功能紊乱,这种情况下用雌激素和*体酮会进一步干扰患者内分泌系统各器官的功能状态,如垂体、肾上腺、卵巢等,会导致内分泌系统进一步紊乱。即使服用*体酮后来了月经,也是假象,用不了多久,*体酮就会失去作用,内分泌系统会更加紊乱。再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先不说是不是激素缺乏造成的,即使是因为激素缺乏造成的,也应该想办法帮助肾上腺产生所需要的肾上腺皮脂激素,而不是直接从体外注射,因为体外注射会进一步抑制肾上腺自身的功能。这样的例子在临床上不胜枚举。从这条线还可以看出营养医学是多么正确的道路,而治疗我们疾病极其简单。身体有极其强大的修复能力,那我们就不用操心人家是怎样修复的了,只要我们把原料给对、给足,就可以治好病了。但营养医学也很复杂,很深奥。深奥到什么程度呢?人体有多复杂多深奥,它就有多复杂多深奥。—TheEnd—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