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你真的了解支架手术吗
TUhjnbcbe - 2021/5/19 22:40:00

《*帝内经》既有“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春回大地,阳气升发,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人体阳气也顺应春阳之气向外疏发。根据春季春阳升发、乍暖还凉的特点,要科学、合理地调节人们的精神、起居、衣着、饮食、运动等,才能达到养生健身,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结合心血管疾病发病特点及春季养生经验,下面给心血管病患者一些简单的春季养生建议:

1、保持心情愉快

春季,桃红柳绿,阳光明媚,一派生机,最利于人体吐故纳新。老年人要适应春生之气,调适心情,保持恬静、愉悦、舒畅的精神,避免恼怒,使肝气保持正常的生发,调畅。祖国医学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如果老人在春季把肝气调养好了,不仅本季节不患病或少患病,而且对夏季防病养生也极为有利。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社会活动范围相对缩小,心理素质也在逐渐弱化。他们渴望情感关爱,企盼心灵慰藉,尤其是在饮食起居行动不便的时候,希望家人能经常在他们身边。子女们应该多在老人身边陪陪他们,如果实在不能在身边的,那么也应该保证最多给家里的老人互通电话,让对方彼此了解一下各自的生活情况以及身体状况。时刻保证父母在有困难的时候能够让自己的亲人、子女第一时间能够知道,第一时间为他们解决。一声问候,一个拥抱,一份关怀的小礼物,都能都让老人感受到关怀,而拥有发自内心的愉快。

2、要谨防气温变化

春天气候多变,乍暖还寒,尤其是早春季节,常有寒流侵袭,气候骤降。再加上人体的皮肤、汗毛孔向外开始疏泄,对寒邪抵御能力有所减弱,因此,老年人很容易伤风感冒,并由此引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疾病,心血管疾病的病人,一旦感染,很容易诱发血压波动、心律失常、心衰等。另外,春季气温不稳定,常有寒潮入侵,气压变化大,在每次气温变化的过程中,可造成人体血管的伸缩难以适应,春天里老人要随时注意增减衣服,出门要带口罩,切忌过早脱去冬衣。一旦不适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能拖,用药越早效果越好。

3、注意饮食调养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在任何时候都要管住自己的嘴,大吃大喝会是旧病复发;所以要合理、均衡安排饮食,以粗粮、蔬菜、低脂为主。四点要记住:低油、低盐、低脂、低糖。春季,老人易上火,小便赤*、便秘、舌苔发*。因肝火上升,致使肺阴更虚,病菌容易乘虚而入。因此,春季老人饮食宜清淡,可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如春笋、菠菜、荠菜、芹菜、马兰菜等早春蔬菜。另外,用鸭梨、荸荠去皮煮水喝,可清热、润肺;胃肠消化差的,可多吃萝卜,以理气、化痰、和胃。用桔子皮煮水喝,可化痰止渴。

4、早睡早起,锻炼有度

相对于寒冷的冬季,春季更适于心血管病患者早起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早睡早起,放松心情,进行舒缓的体育活动,保持心胸开阔,以便和春天生发之气相应。散步、太极拳等比较舒缓的锻炼方式更适于心血管病患者。切不可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太过剧烈的体育锻炼不仅有可能导致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也有可能导致心肌缺血的发生,尤其是长期不进行锻炼,猛然间进行剧烈运动的患者。冠心病患者更要注意,适当的锻炼可以强身健体,但锻炼时间太久、强度过大反而有可能增加心脏负荷,对身体有害。另外运动要循序渐进,安排好时间,以慢、缓为主,上午9时左右出门。

5、定期随访不大意

为了预防心脏类的疾病,一医院做全身体检,要检查身体是否存在可能引起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如突发头晕、肩痛、胸闷胸痛、气促、水肿等不适,都应该及早就医。

(撰稿人:陈林静)

陈林静主治医师,中医硕士,师从海派中医上海市名老中医林钟香内科流派,擅长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尤擅于治疗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冠心病、高血压、快速及缓慢型心律失常、心肌炎后遗症等。对于气虚、气滞、血瘀型心脑血管病有一定心得体会。

医院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真的了解支架手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