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开年
频频出现20多岁年轻人猝死新闻
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
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
让猝死,成为很多人的健康焦虑
25岁年轻演员孙侨潞,突发心梗去世。
年的第一天,年轻演员孙侨潞,突发心梗去世,年仅25岁。她曾在13岁时扮演了《巴啦啦小魔仙》中的凌美琪,成为无数90后、00后的童年回忆。
新闻图片
拼多多23岁女员工凌晨下班路上猝死。
无独有偶,1月4号,拼多多23岁女员工凌晨下班路上猝死的新闻再次登上热搜。
新闻图片
27岁网红博主心脏骤停突然离世。
1月8日下午,网红“雅鲁藏布江女人”的微博更新了最新的动态,但这篇小短文却是小雅的朋友发布的,内容是1月5日,小雅在从北京飞往上海的飞机上,因为心脏骤停突然离世。
新闻图片
为何越来越来多的
年轻人被“猝死”盯上?
有没有什么办法
能减少悲剧的发生呢?
什么是猝死?世界卫生组织将猝死定义为:平时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在医学上,猝死分为心脏性猝死和非心脏性猝死。
01
心脏性猝死
因心脏原因而引发的猝死。最常见的疾病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多死于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发作时来势汹汹,短时间内就会死亡。一旦发生,有效营救时间非常短暂。
02
非心脏型猝死
指心脏以外原因导致的死亡,比如支气管哮喘、脑出血等。
为什么年轻人更容易发生猝死?据统计,约80%以上的猝死为心源性猝死。
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的病程长,常见的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扩散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等等。反复的发病,身体机能就会有一种耐受或者代偿。
而对于年轻人,由于心脏没有形成代偿保护机制,很多人因急性心肌梗死诱发恶性心律失常。比如,室颤就相当于心脏骤停,瞬间失去意识导致猝死,电除颤是急救猝死的最有效手段。
相对于老年人
年轻人发生心梗时更容易猝死
哪些人群更易发生猝死?据统计,我国每天约有人猝死
其中,中青年的猝死尤其让人无法接受
不论是给家庭还是社会
都带来巨大的损失
猝死往往突然发作
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群
事实上,所有的猝死都是
身体“蓄谋已久”的行为
发生的诱因也有迹可循
猝死诱因主要有
过度疲劳、长期熬夜
情绪激动、紧张压力大
大量酗酒等
这些信号可能是猝死发生前的征兆当代年轻人
“心好累”已经成了口头禅
但这不只是一种不良情绪
还可能是心脏报警的信号
心脏最怕我们做这三件事1经常熬夜透支睡眠比如熬夜加班、熬夜看手机打游戏,有时硬撑到心力交瘁、心悸胸痛,还不肯休息……
2整天暴饮暴食,快餐零食不断油腻高脂的食物,会让多余的脂肪沉淀在血管上,还有些人爱抽烟,这些不良习惯都会让心脏血管提前老化。
3紧张焦虑,压力山大工作超负荷、学习压力大,长期的负面紧张焦虑情绪,会让我们离心脏病越来越近。
如果我们遇到这6个信号,有可能是猝死发生前的征兆,要赶紧打及时求救。
1.心悸2.急性呼吸困难3.胸痛4.头晕甚至昏厥5.胸闷6.眼前发黑
在此强烈呼吁大家
少熬夜、少应酬、多锻炼
也督促身边的爱人、家人和朋友
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来源:央视新闻、腾讯新闻、科普中国
责任编辑:王*毕平铁云丽
编辑:石玮刘茜榕设计:康迪娄陈婉校对:张大林技术:王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