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45岁男子血液粘如粥,深夜脑梗去世原因
TUhjnbcbe - 2021/4/26 15:43:00
今年45岁的胡先生,是个资深的“红烧肉”迷,下班闲着的时候,自己就在网上搜教程跟着学各种做法的红烧肉,想吃就吃好不自在。于是,胡先生的体重从婚前的斤涨到了现在的多斤,在2年前的体检中,还查出了高血压、高血脂。医生再三嘱咐饮食要清淡,平时多锻炼,但因为没有症状,于是胡先生嘴上说着好,身体却很诚实。事发当天,胡先生又亲自下厨,做了红烧肉吃,正吃的不亦乐乎时,胡先生突然觉得头痛剧烈,接着就晕倒了。胡先生的妻子听到动静之后,赶紧打了急救电话,到医院一检查,被确诊为脑梗,经过医护人员2个多小时的抢救,还是没能挽回胡先生的生命。通过这个病例想告诉大家,红烧肉虽然美味,但如果经常吃、吃太多就会成为血管的“隐形杀手”。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油脂与胆固醇,长期食用,会升高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等的含量。这些物质会在血管内堆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失去弹性并变得狭窄,影响血液的流动,使脑部缺血缺氧,诱发脑梗。

五个征兆,需警惕脑梗

一般情况下,脑梗会有明显的症状,出现下列症状时一定要高度警惕。1、视力障碍。这是脑梗的早期信号。具体表现为视力模糊、看东西不完整、视野缺损,大多数在短时间内会自行恢复。2、面部不协调。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与大脑关系密切,若脑部缺血缺氧,面部肌肉也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出现面部不协调的表现。3、眩晕。脑血管硬化,会导致椎基底动脉的血氧不足,从而影响小脑、脑干等平衡神经组织,引起眩晕。4、舌根发硬。这是面部肌肉异常引起的,表现为舌头发硬、难以表述完整的一句话,尤其是早起时出现舌根发硬,要及时就医。5、嗜睡。嗜睡的表现有昏昏欲睡、无法克制,这是脑部血氧不足,中枢神经缺氧的表现,嗜睡会随着脑动脉硬化的加重而加重。

七招预防脑梗

预防脑梗,建议做到以下7步:第一步:每周一次木耳。黑木耳6克,水泡发,蒸食。可以降血脂,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第二步:每周一次芹菜红枣汤。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吃枣饮汤,辅助降低血胆固醇。第三步:饭后一杯山楂水。山楂泡水,加蜂蜜(糖尿病者不宜加)适量调味,冷后代茶饮。有降低血脂、活血化瘀、益心健胃促消化的作用。注意:如果有胃病或者经常反酸的人不建议饮用。第四步:炒菜加蒜和洋葱。每顿饭保证菜中有一定量稍微加热过的大蒜和洋葱,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脂。第五步:每天适当喝茶。每天坚持适当喝绿茶的人,降低脑梗风险。注意要绿茶哦。第六步:每天6克盐。高盐饮食是增加血压的直接而且重要的因素,血压升高,脑梗风险会成倍增加。第七步:饭后走一走。天气凉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室内运动,比如球类或游泳。天气好的时候,出门散散步也绝佳的选择。

脑梗是怎么形成的呢?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占了全部脑卒中的80%。古往今来,迄今为止,脑梗到底造成了多少人死亡,无从统计。因为仅仅中国,每年就新发脑卒中病人超过万,其中75%的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丧失劳动能力,40%存在重度残疾,有万人因它死亡,致死致残率极高。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个概念“颈动脉斑块”。不要觉得“颈动脉斑块”离自己很远,是老年人专利。如果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有数据显示,我国年龄40岁以上的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超过40.0%;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那些确诊为脑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例,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接近80%;而60岁以上的人群中没有斑块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颈动脉就在我们每个人脖子的两侧,大家可以自己试着摸一下,是能够摸到的。全身血液都要从这里经过,血液中如果有杂质附着在血管壁上时间长了形成斑块,一旦脱落发生堵塞,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颈动脉中最容易形成的斑块的地方就是图中的“Y型”分叉处,原因很简单,这里承受的血流压力更大,更容易被杂质附着。西医目前采用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狭窄程度大于70%、有脑缺血症状、没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手术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介入治疗就是放支架,另外一种是直接切除血管内的斑块。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都很好,但却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斑块的位置比较高、脖子短粗,有严重心脏病的,存在有多个脑血管狭窄的,这些患者建议放支架,而对有硬斑块的患者建议手术取出斑块。从西医的角度看,斑块一旦形成,基本是不可逆的,目前保守治疗手段是稳定斑块,就是服用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血脂水平,达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来源:三甲传真

延伸阅读

一文整理心衰的5大合并症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策略心肌损伤6大标志物最全解读一图读懂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知识疫情下该如何进行心脏康复?快看,高血压是这样一步步毁掉一个人的!认识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缺血及心绞痛,有问题必答!

1
查看完整版本: 45岁男子血液粘如粥,深夜脑梗去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