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伊心力意第篇原创文章—
门诊病人对我的评价两极分化。
极富耐心or态度不好。
这一切不是取决于当天我的心情,而取决于医患都应该注意的一些“小事儿”。
当遇到病人不按顺序,或者根本没挂号,冲进诊室,随便提问或要求提前就诊时,我的态度是坚决说“不”!
这不是情绪化的表达,恰恰是专业性要求我必须如此。
要知道,医生给病人看病时,从病人坐到面前那一刻起我们的头脑中就开始抽丝剥茧围绕病人在思考。
询问病史、查体、看检查资料……一步步往前推进。为的是努力给出最准确的治疗意见。
换个职业思考:为了安全,公交车在行驶中是禁止与司机攀谈的。
在诊疗思考的路上,我们更是必须全身心投入,小心翼翼地行走。
任何突然闯入的干扰都是“车祸”的潜在风险。
细微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思路被打断就好比被抢夺了方向盘!
此时医生不好的情绪表达其实是遭遇“车祸风险”后的应激反应。
另一方面,我可以骄傲的说,对于严格按秩序来到我面前的病人,我从来没有不耐心,我尊重这些遵守公共秩序的患者朋友。
如果我为了息事宁人,给这些不守规矩的人开了绿灯,“破窗效应”下,您在看病时也会遭遇同样境况。
这样做更对不起那些安安静静候诊,等待的病人。
现实中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拿到检查结果的病人,怎样复诊呢?
如果是当天就诊时得到的检查结果,比如血常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您完全可以随时进到诊室,您的医生会在诊断病人的间歇时段完成对您的诊疗。
还有许多检查结果是当天无法得到的。
遇到这种情况我通常都会告知患者,我下次的出诊时间,如果患者能等到我下次出诊可以找我,如果等不及,可以提前找其他医生就诊。
问题的关键是,下次复诊需不需要挂号?
我给病人的解决方案是:如果您找其他医生复诊,建议您还是提前预约挂号。
如果您继续找我复诊,您可以挂号可以不挂号。
您挂号了我会按顺序接待您。如果您没有挂号,请您耐心等待,我会在看完当天所以挂号病人后,详细解答您的问题。
“你会看病吗?”这是某些病人情急下对医生的质问。其实为了看好病,学会看病是医患双方都要修炼的内功。
另一种让我着急上火的情况是,病人复诊,多次不带病历本。这我已经在前面的文章中提过了,有兴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