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阿司匹林是公认的良药,但这11类人不要乱
TUhjnbcbe - 2020/11/10 3:06:00

阿司匹林最先来源于柳树皮,在19世纪末开始人工合成,被应用已经超过年的时间,今日还在被大众所广泛应用,并且又不断被开发出新的神奇作用。

诞生一百多年来,最先用于解热镇痛药,后来科学家对其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用途,小到解热镇痛,大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所以有人给它一顶江湖帽子——“神药”。

01

阿司匹林——

心脑血管疾病的保护神

阿司匹林与青霉素、安定被誉为世界三大经典药物。阿司匹林大大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它为什么能够治疗心血管疾病呢?

当我们的血管损伤时,血管内的血小板会聚集在损伤处,长出很多「触角」,抱成一团,促进止血。但是,假如血小板在血管内聚集,就可能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心梗、脑梗。而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抑制血栓的目的。

所以,

已经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和极可能会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都该服用阿司匹林。

发生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没有禁忌,应该终生服用阿司匹林,药不能停。

心脑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也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如:

▲1、符合下列三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建议服用:

男性超过50岁或女性绝经后;

高血压;

早发心脑血管病家族史;

吸烟者。

▲2、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

▲3、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功不全患者。

▲4、经医生评估10年内心血管事件风险大于20%的人。

02

这些人慎服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确实是一剂良药,它的抗凝作用是心脑血管患者的福音,但是下列人群要慎用阿司匹林:

胃肠疾病(胃溃疡、胃出血)患者

近期有牙科、内脏、颅脑等手术者

凝血功能障碍者

饮酒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原因:以上5点主要因为阿司匹林的抗凝作用,有可能会导致出血。所以有胃肠道疾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及孕妇不要擅自服药阿司匹林,饮酒后不宜用,因为能加剧胃粘膜屏障损伤,从而导致胃出血。

注意:普通的患者也不要大意,如果出现血便、医院检查。近期有牙科等手术的患者,要先联系心内科医生,停药大约1周后再做手术,不要擅自停药。

有哮喘病史的患者

原因: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出现剧烈哮喘。

对阿司匹林过敏者

原因:有些人会对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盐过敏。

肝、肾功能严重不足,心功能严重衰竭者

严重动脉硬化伴高血压者

痛风患者

服用甲氨蝶呤的患者

原因: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引起肝、肾损伤和中枢性血管运动麻痹。

03

如何做到安全服用阿司匹林

虽然阿司匹林会有一些副作用,但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服用阿司匹林是利大于弊的,问题是要让“神药”充分发挥它的长处,避免不良反应。

▲1、做好检查

阿司匹林在服用前和服用期间都可以进行身体检查。服用前可先检查血液,如红细胞、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等,服用期间如果身上出现淤青,少量牙龈出血一般不用太在意,说明药物起到了作用。

但是如果出现黑便、血便、鼻血不止、上腹不适,医院做血常规等检查。

▲2、确定剂量

大量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每日服用50-mg(或者每日75mg)阿司匹林最为适宜,既可达到最佳的治疗作用,又可使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到最少。

当然,每日50-mg(或者每日75mg)是推荐剂量,具体用量因人而异,需在医生指导下确定!

▲3、注意服用时间

阿司匹林肠溶剂型不在胃内酸性环境溶解,而在肠道碱性环境中才能溶解,可降低约60%的胃肠道副作用。肠溶片最好空腹服用,药物可以迅速进入肠道,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胃肠道反应。非肠溶片(如普通阿司匹林或者泡腾片)在胃内即溶解,可作为解热镇痛药物短期使用,或适于急性期首剂服用。

由于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段为6:00-14:00,肠溶阿司匹林服用后需3~4小时才能达到血药高峰,而且18-24点是人体新血小板生成的主要时间段,因此,部分学者提出睡前(基本上已经空腹)服用肠溶阿司匹林最佳。

▲4、坚持服药

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持续性的。因此,只有长期坚持服药才能获得持续的血小板抑制作用,发挥阿司匹林的药效。

▲5、注意药物储存

潮解后不宜用,阿司匹林遇潮分解成水杨酸与醋酸,服后可造成不良反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阿司匹林是公认的良药,但这11类人不要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