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老年人都知道是心脑血管高发的季节同时也是猝死频发的季节,这是由于冬季人体血管弹性较差,血压会突然升高、室内外温差过大造成的,根据调查,在猝死的人中,超过一半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心脏病,发生猝死的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两类人身上,一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二是长期压力大、过度劳累、吸烟喝酒的职场人士。那么,猝死前,身体会发出什么信号呢?
胸闷、气短
如果你运动的时候感觉胸闷、气短,这时候就不要再运动了,停下来休息一会,如果感觉没有好转的话,很可能是心脏疾病的信号,如果你夜晚睡觉的时候,突然感觉呼吸不畅,被惊醒,那么很可能是心衰的象征。
大量出汗
当心脏病发之前头皮、背部、手心或者脚心都会有大量的汗冒出,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这是猝死的前兆,这个时候应该立即停止任何活动吃药,拨打急救电话。
工作压力大还脱发、早秃:
洗头的时候会掉很多头发,试过很多方法没有用,工作压力又大,说明你的精神状态是紧张的,长期精神状态处于紧绷的情况,是不利于大脑的休息,人也会经常感觉到疲惫。发生意外的风险也就会增大。
上厕所次数增多:
我们都知道老年人因为肾脏功能的退化加上膀胱弹性下降导致上厕所次数增加。而如果你在30岁的时候就比同龄人上厕所的次数多,说明你的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退化了,该及时的调理。
极度疲劳
在睡眠充足、没有进行剧烈运动或生病等前提下,连续几天、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感到非常疲劳,并伴有焦虑、失眠、突然惊醒等情况,就要考虑是否心脏出现问题了。
多处疼痛
心脏病患者可能常常感到脖子、下巴、肩膀、手臂疼痛,这提示心肌缺血。当心肌缺血的痛感传到大脑中枢神经时,疼痛还可能反映在同一水平的脊髓段。
发生猝死,这些要点不可忽略
必须马上拨打。而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这一时间,首先患者要立即平躺,有条件的可测血压和心跳,如果血压低,心跳慢,就要等待救援;如果是血压高,最好服用硝酸甘油。
情绪激动
不少猝死的现象中都是因为发生事故时,当事人情绪太激动引发心梗,特别是有这类病史的人,千万别激动啊。
如果病人心跳停止,此时就要做心肺复苏,这对提高患者存活率至关重要!
急救措施如下:
1、将患者转移到开阔的平地。
2、通过拍打、呼叫判断患者意识,如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也可通过检查胸廓起伏、颈动脉搏动判断是否有心跳、呼吸。
3、胸外按压。两手掌重叠交叉,放在患者胸骨中下段,双臂伸直,用身体重力垂直下压,胸骨下段至少向下移5厘米,频率保持在次/分以上。
4、开放、清理气道,实施人工呼吸。用手捏住患者鼻孔,深吸气,贴紧其口唇外缘尽力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