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年龄72岁一位女士,出现心慌症状长达半小时,血压水平为/60mmHg。粗略一看,大家可能会觉得这种现象应该很正常吧?血压不是很高啊,心慌症状也很常见,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啊。
但是,急救中心的医生将患者的心电图上传到胸痛中心的群之后,胸痛中心的主任医师却表示:做好抢救的准备,患者的心脏随时都可能停止跳动,导管室就位,检查呼吸机、除颤器和IABP。
只是心慌而已,怎么主任医师的反应这么大呢?因为这种心电图在提醒我们,患者正处于九死一生的时刻!#健康科普行#
为什么这种心电图会代表着九死一生的时刻?
不懂心电图的人,可能只会觉得这个人的心跳可能有点快。对医学知识比较了解的人,或许会猜测,这个患者是不是出现了心肌缺血的症状。而专业的心内科医生看了这份心电图之后,却会觉得情况不妙,患者有90%的可能会出现心跳停止的现象。
那么,这种心电图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分析这份心电图之后,我们会发现:AVR导联出现ST段抬高现象,其余导联则处于ST段压低现象。这种心电图代表着:患者的心脏处可能有三个大血管右冠、回旋支和前降支已经出现严重的狭窄现象,或者血管已经被闭塞,或者心脏处最大的一条血管左主干已经出现严重闭塞或狭窄现象。
严重狭窄现象的情况非常严重,因为它指的是99%的狭窄现象,或者说血管已经被堵塞了。一般来说,心脏处的右冠、前降支或回旋支这三个血管中,只要有一条出现了闭塞现象,心脏就存在随时停止跳动的可能性,而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常听说的心肌梗死病症。
但是现在,这个72岁的患者的心电图显示,已经有三条血管出现闭塞或严重狭窄的问题,她的情况怎么可能不危险呢?
心脏停跳和心脏室颤的心电图,危险性更高
前面这位女士的心电图,没学过医的人可能会看得一头雾水,但有2种心电图,即使不了解医学知识的人也能看出来,这个人已经不行了。
一种就是心电图直线,好几秒钟心电图都是直线,意味着在这几秒时间内,心脏都没有跳动,这种心电图意味着患者正处于危急时刻,心脏随时都会停止跳动。
如果直线出现的时间超过了4秒,患者可能会出现眼前发黑的症状;直线时间超过了8秒,患者会晕厥,继续出现直线,代表心脏已停止跳动,需要立刻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患者的生命。
另外一种则是心脏室颤,简单点说就是心脏没有跳动,但一直在抖动,并且是非常快地在抖动,没办法形成有效的射血。出现这种情况是,医生只能做一件事来挽救患者,那就是电击除颤。只有除掉颤动现象,才有可能重启心脏,让心脏重新跳动。
有人可能会问,医院没有除颤器呢,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那就只能通过心肺复苏手段来救治患者了。
为什么心肌梗死患者也会有心慌症状?
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不是胸闷、胸痛和憋气吗?为什么这位72岁的女士,只是出现了心慌的症状,也会被判定为心肌梗死呢?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即使是患上了同一种病症,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也是不太一样的。一般来说,40-50%的心肌梗死患者都会出现胸痛的症状,医院专门设立了一个胸痛中心,以便能及时抢救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
少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并没有表现出胸痛的症状,而是出现了肩膀、牙齿、头部、腹部或后背等部位疼痛的现象。还有40%的患者不会出现疼痛的症状,但却会出现眼前发黑、胸闷憋气、严重盗汗、咽部紧缩等现象。
像这位72岁女士出现心慌症状后被确诊为心肌梗死的情况,其实非常少见。因为心跳变慢、心跳紊乱、心跳太快或心脏早搏等反应,都是心慌的表现,而这些通常都是心律失常引起的。
还有一些人出现心慌症状的原因是,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现象,他们并没有患上明确的心脏病,只是患者自己觉得心很慌,身体不舒服。
幸亏救治及时,这位女士才保住了自己的命
72岁的这位患者发现自己出现心慌现象之后,停止了一切活动,休息了一会,然后她发现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缓解,于是她就拨打了急救电话,在发病半小时内,将自己送上了急救车,并且直接在车上做了心电图测试。
发现心电图结果不对之后,车上的医护人员就给患者服用了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等急救类药物,并且通知了胸痛中心,医院立马开启救治。
医院之后,医护人员直接将患者送到了导管室,安排造影测试,医生发现她确实已经出现三支血管严重狭窄的现象,而且其中两个血管已经闭塞。
随后医生确定了救治方案,决定给患者植入IABP辅助心脏,打通那两个已经闭塞的血管。手术之后,医生给患者带上了呼吸机,在升压维持下,将她送回了重症监护室,观察后续情况。
一个星期后,患者的病情已经稳定下来,她撤掉了IABP,取下了呼吸机,停止服用升压药,然后从重症监护室转到了普通病房。
结语:能够得到这样一个好结果,除了得益于胸痛中心医护人员们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患者自身的态度,发现身体不对劲,立马拨打安排急救,一点也没有耽误自己的病情,这才挽救了自己的生命。否则,继续拖下去,大罗神仙也救不了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