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吴战通见习记者崔峰/文图
10年前,南阳市的80后姑娘谢巧香和80后济源农村小伙张小伟,同在广东一家企业打工。他们因打工相识到相恋。年,他们回到济源举办了婚礼。
婚后,看到丈夫的父亲患病无依无靠,家庭困难,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她放弃广东的工作,选择了留在家里照顾老人。
十年来,凭借着对生活的乐观,她孝敬公爹,照顾子女,操持家务,俨然成了家中的“顶梁柱”,被评为当地“好媳妇”。此外,乐观坚强的她积极进取,自学了大专学历,立志改变命运。通过努力,如今的她,成为了一名镇里幼儿园的幼儿教师。
“再苦都不怕,只要好好干,要啥都会有”
今年50岁左右的汤素芳,是保险公司的一名业务员。她告诉记者,本文的主人公,29岁的谢巧香如今不仅和她是同村,更是她的客户。多年来,她们因保险结缘,在她的心中,谢巧香和公爹情同父女,“总能看到她给公爹盛饭、洗衣服、搓背”的暖心场面。
6月15日,在汤素芳的带领下,记者驱车来到距市区15公里外的济源市轵城镇彭庄村。经过一个两边长满荒草的村中小道,记者来到了谢巧香的家。
这是一个平凡的农家平房四合院。院子内,分布着三间平房。南侧的平房顶上,生长着一株茂盛的葡萄树,在阳光的照耀下,郁郁葱葱,充满勃勃生机。碧绿的葡萄叶间,长满了一串串密匝匝的葡萄。
大门对面,院子的东间上房是一间50平方左右的一层平房,这是谢巧香公爹平日的住房。院子东厢房一间不足30平方的房间,是谢巧香和两个孩子的住房,房间简单而温馨。
在房门的背后门板上,谢巧香用黑色的笔迹写着两句话,“紧紧抓好握在自己手中的美好时光,勿自虚度青春!”;“笑对每一天,才不会愧对每天升起的太阳”。
年,她在广东惠州打工期间,遇到了比自己大4岁的济源小伙张小伟。两人同在一个厂区,很快,他们相识相恋。张小伟告诉她家里的窘境,“18岁时,母亲离世,家中只有一套旧平房和一个老父亲”。
怀揣对幸福的憧憬,谢巧香并不在乎这些。
她回忆起当年第一次和养父母、姐姐们来到丈夫张小伟一家时的情景。只有一个50平房左右的平房,没有院门和像样的家具。“太苦了,太穷了!”父母一家看到后,连连叹息,说啥也不让她嫁到这里。
谢巧香并不后悔。她相信自己的能吃苦和乐观,一定能改变家里的现状,更何况她认准丈夫张小伟是个“潜力股”。
她最终说服养父母,选择来到济源嫁给丈夫。她坚信,“再苦都不怕,只要好好干,想要啥都会有”。
年,他们请假回到济源,举办了婚礼。婚后刚一周,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她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让丈夫回到广东打工赚钱,发展事业。而她则选择留在家里,孝敬照顾公爹,操持家务。
“有个好媳妇,胜似好儿子”
今年76岁的张老汉,是谢巧香的公爹。“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她的眼里,种了一辈子地的公爹,是个“淳朴的老农民”。在公爹的指导下,谢巧香学会了所有农活。她说,老人生活经验丰富,能够根据太阳位置的变化,确定准确时辰,误差不超过5分钟;可以根据天上云层变化,判断天气是否下雨。
“有个好媳妇,胜似好儿子”,年,张老汉由于身患心肌缺血,双脚浮肿。谢巧香偶然从医生那里,得知一种名叫“烧饼草”的植物,可以泡茶、泡脚治疗,配合中药调理。她打听到附近孟州龙台村的树林里有,便独自骑车到树林里找草药。结果被当地人逮住,误被当作“小偷”一通审问。
在她的精心照顾下,中药调理加上她采来的“烧饼草”泡水,公爹的双脚神奇般恢复正常。
“烧饼草”,种子掉到哪里,就长在哪里。指着院子里种植的30余株茂盛的花花草草,她介绍说,这些花草有的在市区花草市场买的,有的是在赶集时买的。她说,公爹年纪大了,容易寂寞,怕老人胡思乱想,平日里可以让老人养养花,打发时间。
10年间,谢巧香和公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上班时,公爹会为她做好早饭,帮她照顾孩子。
老人由于耳背,和别人交流困难;加上早年患上的白内障,视力差,给生活带来不便。“女人心细”,夏天睡觉前,谢巧香为他提前开好空调;冬天睡觉时,提前为他打开电热毯。担心老人出危险,她总是事先调好温度、定好时间。
除此之外,她细心呵护公爹的日常起居,每周都会抽出时间,帮助老人清洗换下的衣服、被褥床单。去年,夏季天气炎热,她还为老人房间装了新空调,为老人买来“一辈子没有盖过的夏凉被”。
如今,谢巧香儿女双全。儿子今年9岁,上了小学三年级;女儿今年5岁,上学前幼儿园。平日里,为了给家里人增加营养,谢巧香为儿女和公爹订好了牛奶,但她自己却不舍得喝。
“孝顺是遗传”,张老汉告诉记者,在儿媳妇的影响下,孙子、孙女孝敬老人,已成为最好的家风。老人平日里喜欢看戏曲频道和新闻频道,孙子、孙女们喜欢看动画片。谢巧香私底下告诉孩子们,要尊重爷爷的爱好。从此,懂事的孩子们从不和爷爷抢频道看电视。每次放学回家,孩子们会像妈妈一样,主动给爷爷洗脚、捶背;每次外出买来好吃的,也都会主动争着送给爷爷吃。
“家和万事兴”她曾被评选上全镇“好媳妇”
年,谢巧香应聘到了一家民办幼儿园做了幼儿教师;年,她应聘成为了济源市轵城镇第二幼儿园的幼教老师。
每天早上7点,她骑着电动车到离家6公里外的幼儿园上班,每天下午7点左右才能下班回家白天家里的一切靠公爹负责料理。利用工作间隙,她自学了获得了郑州师范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大专毕业证;积极参加济源市教育局组织的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计划、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外出培训学习。
年,在济源市轵城镇举办的“三八女神节”上,她孝敬公爹的事迹,让她被评选为全镇十大“好媳妇”之一。远嫁济源生活的她,很少回到南阳看望父母,在她的内心,无论父母还是公爹,让他们不担心,生活顺畅,心里舒坦,才是对他们的最大的孝顺。
她说,由于丈夫常年在外打工,两人聚少离多,但她并不后悔这份“异地恋”。她羞涩的说,无论再忙,疼爱自己的丈夫每天都会给她打来电话;从网上给孩子们订购喜欢的礼品;每月会将全部的收入寄给她,这一切,是她感到最幸福的时刻。
她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心愿是通过努力,将来有一个好房子、有一个想要的工作,让“公爹的身体好好地,能活多久有多久”。
家和万事兴。谢巧香说,在她的理解中,真正的家和万事兴,是心无旁骛的用心经营好生活。她感慨,比自己苦的人很多,比自己努力的人也很多,所以只想好好学习技术,让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看到这位懂事、细心、孝顺的好儿媳,将家里侍弄的井井有条,一家人其乐融融,张老汉很是满足和欣慰。他骄傲地说,别人家的门匾上虽写着“家和万事兴”,但自己一家才是真正的家和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