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养生有禁忌,三防四守更长寿!
今天是11月22日,是第二十个节气--小雪。为什么称为小雪呢?因为民间曾有:十月立冬小雪涨,斗指己,斯时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古语有记载:“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进入小雪节气后,天气整体的趋势是越来越冷,小雪则是寒冷开始的标志。在这数九隆冬开始的时刻,我们该如何做好养生?
一、预防三种高发疾病
1、呼吸道疾病。因为天气转冷,木枯草衰,万物凋零,我们的情志也会触景生情,这时候情绪就会影响健康,其次因降雪少,而且空气干燥,病*和细菌活跃。而此时老人孩子们因天气转冷而贪觉少动,从一定程度上运动减少,抵抗力下降,从而感冒、肺炎、哮喘、流感都是这个季节需要重点防范的疾病。
预防对策:建议老人们不要贪觉,没事多运动运动,研究表明研究表明,运动是不仅能改变人的心理状态,也有利消除忧郁等不良情绪,其次运动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对于老人来说再好不过了。
2、中风。小雪天气突然变寒冷,老人们因年老体迈,可能身体一时调节不过来,就容易造成血管突然收缩,导致供血不足,大脑出现缺氧状况,发生脑出血或脑栓塞,俗称“中风”。
“中风”的症状有时候不那么明显明显,很多人一开始的时候并不出现肢体的麻木,也不表现在肢体功能障碍上,有可能是睡觉特别困,爱睡觉,我们称为昏睡,这时候我们就要敲响一个警钟,他为什么这么爱睡觉呢,一定是脑供血不足了,脑供血不足就是脑中风的开始。
预防对策:首先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改变坏脾气,放松紧张的情绪。其次有血脂高疾病的老人要坚持听从医生建议,按时服药。然后运动要适量,不能运动过量,最后预防中风的关键在饮食上,日常避免抽烟喝酒,要控制体重。
3、心脏病。为什么心脏病在冬季会频频高发呢?主要原因就是“冷”。因为寒冷,身体需要靠消耗能量来产生热量,心脏的耗氧量增加,心脏必须做更大的功能,这增加了心脏负荷,加大了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发作的机会。
预防对策:要让心脏“安全过冬”,首先除了需要调控血压外,更重要的是注意保暖,因为对于抗病能力减弱的老年人来说,在寒冷的刺激下,疾病更易发作或复发。所以保暖对于老人来说很重要。其次老人注意晨练时候,尽量不要在清晨锻炼,最好把锻炼时间改为下午或者傍晚。
二、守住四种原则
1、平衡饮食,阴阳协调。饮食是供给机体营养物质的源泉,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完成各种生理功能,保证生命生存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冬季饮食应当注意哪些呢?中医上说,寒则温之,虚则补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小雪节气进补,要以调理肾脏、温养阳气为主,多食用温性或热性的食物,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
冬季运动少,出汗量少,脂肪容易囤积,这时候就要禁忌“不活动”和“饮食过度”两大要素。所以冬季应吃些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例如羊肉、鱼等。
2、运动养生顺四时。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一碗药”。冬季锻炼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增加了大脑氧气的供应量。但是自然界一切事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老人冬季运动老年人运动时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选择活动幅度过大、运动量过强的运动项目。可选择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也可选择室内健身场所如跳操、打乒乓球、舞剑等。但
3、守住情绪,保持乐观。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作为老年人,更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情绪,要保持乐观心态,忌易暴易怒易紧张,如果过分激动紧张,中枢神经的应激反应会使小动脉血管异常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增强,从而产生缺血缺氧现象,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4、防三寒很重要。所谓防三寒是哪三寒呢?那就是腰、膝、颈。老人在冬天最好加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注意保护腰部保暖。戴上护膝或选择膝部加厚的秋裤,注意运动不要过量,雨雪天更不能让膝关节受凉、受潮。出门时候尽量戴围巾保护颈部。把这些部位保护好了,再也不怕腰腿疼痛了。
结束语: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环顾现今世界著名的长寿国家,老年人为什么看起来都比较年轻?我想不仅是老人们注重养生,更有家庭环境的影响因素。所以无论日常我们工作多忙,也不要忘记对老人的陪伴与关心,时常向老人嘘寒问暖,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平安度过每一个冬天,安享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