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摘要:城市道路是城市景观的框架,道路绿化则体现文化和艺术。本文对城市道路园林景观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多年园林施工经验,阐述了道路绿化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想法,供大家参考。
中国论文
关键词:道路景观;园林绿化;园林设计
1 道路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事前控制意识 原道路建设时,由于分管单位不一样,建设时沟通少,往往出现问题互相推脱,造成了谁都不管,出现管理失调的现象,特别是交叉施工的现状,导致很多道路在做好园林绿化之后,又重新铺设电线、水管,导致一次又一次的移苗,这无疑又增加了工程上的成本,对于园林施工单位也是一个比较痛苦的施工过程。还有些道路设计过窄,仅是满足人们对交通的需求,中分带、边分带绿化不足,需要拓宽改造。
1.2 缺乏因地制宜 道路景观设计类似的现象普遍存在,设计往往局限于某个公司的某个人,这就导致作品在风格与艺术上大同小异。没有园林个性,缺乏可识性。有些受利益驱动,一些道路的设计偏离景观营造的方向,采用价格不菲的加拿利海藻。这些植物属于南方植物,并不适宜于北方生长,尽管冬季采取了保暖措施,但终究还是适应性差,成活率极低,即使成活,也呈现不了它应有的生机。另外,园林设计采取了运用设计效果图来直接反应视觉效果,细节上注重设计上的色彩明艳,而实际种植上却没有这样明显的效果。转角口设计往往注重景点的设计,一般采用乔木与灌木结合,层次分明,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道路,但部分转角景点在重视景点的同时,却忽略了实用性,采用高大的乔木和灌木。一般行驶转弯时视觉被景点挡住,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 设计分析
一个城市引起人们的注目,在于这个城市所呈现出来的景观特色。一些特有的景观环境、园林小品、设施等都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园林设计中巧妙地运用乔木、灌木、色块等合理搭配,能够营造怡人的道路景观。
2.1 乔木的选择 在道路绿化上,乔木既可以作为行道树,在视觉上诱导人们出行,又可以作为景观树,群植、孤植,形成风景。适合本地生长的品种,应选择株形大、枝叶密,如银杏春夏翠绿,深秋金*;香樟四季常绿,枝叶茂盛;女贞生命力强;法桐树姿优美,净化空气等。
2.2 灌木的选择 乔木下面种植灌木,显得层次紧密,达到空间的垂直分布性。道路中分带的灌木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如樱花、紫薇、垂丝海棠等,应当选择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耐修剪的品种。
2.3 地被植物的选择 分多种低矮花灌木,如小龙柏、金森女贞、小叶栀子、红叶石楠、红花??木、金边*杨等,这些地被根据其本身所呈现的颜色进行合理设计。另外,根据本地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如金边麦冬草、书带草、兰花三七、细叶麦冬草、红花酢浆草、果岭草等。
2.4 草本花卉的选择 各小景点用草花进行点缀,除了使用大的模纹花坛之外,所点缀的草花面积不宜过大,一年更换4~6次草花。
3 道路遵循原则
3.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个园林工程的建设,从根本上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达到“以人为本”。园林道路发挥的首要功能是服务,人是道路的主体,即是为人类服务。如泰州市滨河绿地广场,北靠东进路,主干道供汽车行驶的同时,也设置了步行道,在步行道与水体间有景观带,景观带中有园路,一静一动,人在繁忙的同时可以到此休闲散心,一个很放松的空间。绿地中以乡土树种为主进行种植,采用自然组团式,让人们处于一步一景的大自然中。
3.2 生态原则 建设生态性园林是园林建设发展的趋势。建设有泰州特色的园林能更加吸引世人的关注,从而带动地方城市发展,展示城市形象和个性。因此,在道路园林设计中,要将生态学与景观学相结合,同步进行,甚至做到生态先行,多设计对环境有帮助的树种,如消除噪音的树种有:香樟、法桐等,减小公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从而形成人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3.3 可持续性原则 在选种时,尽量选用乡土植物,少用或不用外来植物品种。泰州属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深厚,应选择不易生虫的树种,如银杏、广玉兰等。对于外来品种,应做好植物检疫和病虫害预防,请国家相关部门对外来植物进行检疫,以防病虫害蔓延。
4 结语
作为城市园林的设计者,应对道路景观进行多种考虑,让新颖的园林道路景观满足人们的需求,让道路功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