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教育部副部长答招考制度改革6问
TUhjnbcbe - 2020/6/21 11:52:00

教育部副部长答招考制度改革6问


原标题:6问招考制度改革


法制晚报讯(


    李洪鹏)国务院今日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今天上午,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2014年,上海和浙江先行试点高考综合改革,两省市将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今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


此外要求部属高校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调出的指标主要用于中西部及入学机会偏低的地区。


1如何缩小区域间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


回应: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


杜玉波介绍,要继续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此外要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要求部属高校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调出的指标主要用于中西部及入学机会偏低的地区。


杜玉波称,希望通过这些举措,力争到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到4个百分点以内。


2特大城市随迁子女高考如何解决?


回应:结合户籍制度解决


杜玉波介绍,今年已有28个省份开始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问题。各地特别是流动人口集中的特大型城市,要结合户籍制度改革和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继续完善*策,抓好细化与落实工作,让更多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能够在当地参加高考。


3如何规范高考加分问题?


回应:将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


杜玉波介绍,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学生特长可客观记入综合素质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此外,重点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原则上只适用于本地所属高校在当地招生。


要严厉打击加分造假。凡高考加分造假的考生,一经发现,实行三取消:取消加分资格和高考报名资格;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杜玉波表示。


4怎么评价高考招生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回应: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介绍,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考试成绩有局限性,成绩只能衡量学生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考试成绩主要反映学生的认知水平,但不能反映学生的行为表现,也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他的全面发展情况。


刘利民介绍,把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情况结合起来选拔人才,方式应当说更加科学,有助于扭转单纯用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做法,促使人才选拔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实现知行统一。


这次改革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探索。一是在考查的内容上,看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情况。


第二从考查方式上,重点看学生成长过程中能够集中反映综合素质的一些具体活动和相关的事实。


5高职是否需要参加高考?


回应:未来高职院校可不参加高考


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表示,未来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在考试方式、内容、时间上与普通本科院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考生如果参加了分类考试,并且已经被确定录取之后,确实如你所说可以不参加高考。


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考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到2017年成为主渠道。


6如何看待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回应: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刘利民介绍,强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是为引导学生认真地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也是为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创造条件。


至于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刘利民表示,这次改革是在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育部副部长答招考制度改革6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