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心梗时为什么年轻人更易致死
TUhjnbcbe - 2023/4/2 17:57:00
北京青春痘治疗医院 http://m.39.net/pf/a_8860371.html

年纪轻轻,好好的人,说没就没了。

无论在新闻中还是生活里,发生在30至60岁这个年龄区间的心梗意外事件越来越多。这究竟是为什么?很多医学常识和我们的认知往往是相反的,今天,我们科普一个概念:

心肌缺血的预适应!

弄清楚这个概念,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年纪轻轻的人遇到心梗更容易致死。

心肌缺血预适应:

一场心肌细胞的重要应急“演练”!

如果把人的心脏比作身体发动机的话,血液就是燃油,血管就是管道。心梗的发生,大家可以理解为,发动机的管道堵塞了,失去燃油,发动机也就待机了。

心肌的缺血预适应就是心脏在不断反复、短暂地缺血之后,心肌细胞为适应这个突发状况,从而启动的保护效应。这就像各种意外应急演练,这部分反复缺血的心肌因为有了“演练”的经验,因此能够耐受更长时间的心肌缺血,即使突发心梗来临,发生梗塞面积也相对较小。

哪些人有心肌缺血预适应?

已经明确自己有相关心脏疾患的中老年人有心肌缺血预适应。其中,确诊有冠心病病史的人占比最多。这也就是年轻人在没有心肌缺血预适应的准备下,心脏梗塞发生面积大,致死概率高的原因。看到这里,或许会有人问,有心肌缺血预适应反而变成好事了吗?

现实中的意外应急演练为了在发生意外时,争取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参与过应急演练的人都知道,配合演练的代价是放弃日常的工作。而心肌缺血预适应也如此,如果疾病原发的根源不治疗、不解决,心梗这个“定时炸弹”总会爆炸。

如何有效预防突发心血管事件?

做好以下4件事很重要。

1.重视身体发出的警报。

生活中如果出现过突发晕倒、突发胸闷、乏力、心慌、憋气、伴大汗、面色苍白、恶心想吐、血压忽高忽低的情况。医院排除病因。这些都是身体提前发出的重要信号,不要因为休息一下好转就不去就医。

2.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很多人不知道,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可能避免降低三分之二的重大冠状动脉事件。吃好、睡好、心情好非常重要。

3.监测4个指标。

无论任何年龄,监测并控制好自己的血压、血糖、血脂和体重。这些指标都是很多大病重病的源头。

4.听从医嘱规范治疗。

如果已经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史的人,医院就诊。让医生进行长期规范的全程管理,切忌自己随意加药减药或中断治疗。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梗时为什么年轻人更易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