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特别滑稽的桥段。
三国纷争,两*对战。王朗是曹魏的大将,在与刘备*对战前,信誓旦旦地说:“只要我一出马,仅凭几句话,就能让诸葛亮乖乖地投降,无需动刀动枪,蜀兵就不战而退了。”
可是当他面对诸葛亮时,才发现什么叫强中自有强中手,自以为傲的口才在诸葛亮面前,简直是不堪一击,反而被诸葛亮进行了一系列毫不留情的人身攻击。
最后诸葛亮怒骂一句:“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气得他当场口吐鲜血,大叫一声,落马而亡。
王朗竟然在两*未交战之前,被三言两语活活气死,可想发怒的危害有多大。
诸葛亮这千古一骂,被称为:“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两方作战中相互攻击本就是一种战斗策略,王朗偏偏把诸葛亮故意气自己的话放在心头,最后便宜了对手,害死了自己。
实事上,《三国演义》作为一部经典的小说,作为一件文学作品,不免有些夸大其词的部分。
在正史上,王朗的真实死因是病死。不仅如此,王朗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迂腐儒生,相反,他文武兼备,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
认真了解三国的人就知道,王朗本人而是个武力值爆表的英猛汉子,甚至有人说,王朗是那个时代文官中的武功第一高手。
可是,一个人果真会因为被人辱骂而活活地气死吗?
研究发现,生气的确会对心血管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怒发冲冠时,肌肉中血流量高出正常水平,导致心脏供血减少,引发心肌缺血、心律不齐、大脑缺氧、气短、甚至猝死。
百病源于生气,生一次气,毁一次健康。
蔡康永曾说:
容易发怒的意思就是,别人做了蠢事,我们代替他们表现出笨蛋的样子。
那么从此刻起,做一个聪明的人,做一个豁达的人,常言道,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嘛。
美国社会学家曾在《愤怒,备受误解的情绪》的书中说:“生气并不是一种先天性的情绪和行为,而是后天学到的。人们生不生气,是自己决定的。”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同一件事,有人被气得暴跳如雷,而有人丝毫不放在心上。
希望我们都成为后者,做一个糊涂的人,健忘的人,平和的人。
人生苦短,任由他人言,何必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