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孙策与刘繇大*对阵,孙策不到三回合活捉于糜,结果背后遭樊能暗算,孙策听到*士示警,回头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樊能惊骇,倒翻身撞下马来,破头而死,而夹持的于糜竟然被挟死!
孙策漫画
《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坡、刘豫州败走汉津口”,张飞单人独骑挺枪立于长板桥上,先喊“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又喊“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再喊“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三句话喊我,曹操身边的夏侯杰惊得肝胆俱裂,倒撞于马下。
张飞
前有孙策后有张飞,用声音取人性命,真是屌爆牛掰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本以为就这两人声音最具杀伤力,再一看陶渊明的小说发现强中更有强中手。
《搜神后记》中收集有陶渊明撰写的《陨盗》全篇仅25个字。原文: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入室,裔附床一呼,二盗俱陨。这点白话文,应该大家都读得懂吧!
蔡裔抚琴
纵观历史典籍,以声音杀人的,有名有姓的也就这三个人。那么三人中,到底谁才是古往今来排名第一的声音杀手呢?
要论声音爆炸性强,当属孙策,可以概括为“熊咆哮”。孙策当时形势危急,激发了内在潜能,所以突然一喝,分贝太高,直接把樊能吓傻了,使其出现短暂性大脑窒息,然后翻身落马,估计又极其不幸运的把脑袋撞到地上的石头等坚硬之物,所以才会头破而死。
孙策
要论声音刺耳尖厉,当属张飞,可以概括为“狮怒吼”。张板桥战斗,张飞内心是极其恐惧的,所以发出的声音是色厉内荏、竭嘶底呖、扭曲变形的,因此听起来让人极度反胃和不适应,夏侯杰可能被吼的极度恶心,进而引发脑溢血等身体固有隐疾,所以当场就挂了。
张飞张翼德
要论声音恐怖指数,当属蔡裔,可以概括为“*哭号”。话说深更半夜,两个小偷儿进房偷东西,本来就心跳加速、紧张万分,这蔡裔又突然撕心裂肺、*哭狼嚎的一声喊,谁能受得了?所谓人吓人、吓死人,蔡裔一声吓死两人,主要还是占了深更半夜的特殊环境条件的便宜。
孙策和张飞,在青天白日之下,把人吼傻吼蒙,造成心肌缺血,引发身体潜在疾病,应该本事更高!
张飞的怒喝,在百万*中,人群相互心理依靠慰藉的情况下,仍然能吓死敌人,这种声音的穿透力、爆炸力、恐怖度,更加技高一筹。
所以,张飞无愧古往今来第一声音杀手称号!
虽然演义小说很多是虚构,但还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大家还有什么精彩分析,可以继续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