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该怎么办 http://pf.39.net/bdfyy/bdfyw/150805/4672100.html最近你有追《梦华录》吗?吸引众多粉丝的除了神仙姐姐*饰演的赵盼儿,还有华美典雅的茶饮功夫——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饮子”方,紫苏饮、沉香饮、桂花饮……让人心驰神往。
据史载,“饮子”无论是演变过程,还是在当时的地位,都和现在的广东凉茶很像,原本配方类似中药汤剂,后来逐渐发展出各种口味的茶饮,使用诸如药材、香料、花叶或水果等熬制而成,无论口感丰富度还是形式的美好,绝对不输现在的网红奶茶。
茶文化流传至今,尽管饮茶的风雅和仪式感失了些讲究,但饮茶的热情传承至今。茶作为保健饮品成了不少人的续命法宝,身陷亚健康困扰的人们,上至耄耋老人,下至“10后”的小学生,都爱泡点养生茶调养一下。
图为电视截图
成年人的茶杯中更是常见诸如枸杞子、山楂、菊花、荷叶、人参花等种类繁多的养生药茶。
那么以药代茶,该如何选择,又要注意哪些事项呢?医院的中医师*昌锦为您逐一细讲常见入茶中药。
他介绍,从中医的性味来看,现在用的药茶,多以益气、补血、清热解*类为主。
1.补气类中药
这类中药主要是适合有气虚表现的人,气虚顾名思义多因元气不足,以语声低微、精神疲乏、气短懒言、容易自汗等为主要表现,舌质一般是淡红,多伴有齿印,脉象偏弱。
*芪(北芪):*芪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固表、托*排脓、利尿、生肌的功效。可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等。现代研究认为,*芪还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护肝、改善肾功能、利尿、改善血液流变性、促进造血功能、抗衰老、抗应激、解*、抗菌、抗病*、抗肿瘤、扩张血管、降压、强心、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镇痛、镇静等作用。
使用方法:一般可以用*芪10克~15克直接以沸水焗泡,当茶喝,也可以加红枣煎煮后当茶饮用。
虽然*芪有诸多妙用,但素体阴虚阳亢、内热炽盛、湿热内蕴的人一般不适合。
另有报道过量服用*芪引起头晕、胸闷、失眠、剧烈肢痛等症,或引起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所以平时使用时宜注意用量不宜过大。
西洋参:西洋参性寒,味微甘、苦。具有补肺阴、清火、养胃生津的功效。主要用于肺虚咳血、潮热、肺胃津亏、烦渴、气虚等。现代研究西洋参具有镇静、抗惊厥、增强免疫功能、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强心抗休克、利尿、护肝、抗缺氧、抗疲劳、抗应激等作用。
使用方法:切片直接含服、或以3克~6克/次泡水当茶饮用。
西洋参功效虽好,但胃有寒湿的人忌服。
西洋参制作时忌用铁器,另外有使用10克/次而致过敏反应的报道,所以使用时要注意不要太大量,也不可滥用。
红枣:枣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胃虚弱的食少倦怠、妇女脏燥,神志不安等。现代研究认为红枣具有增强免疫、增加肌力、降低胆固醇、护肝、抗氧化、抑制癌细胞增殖及抗突变作用。
使用方法:可直接对半切开,沸水泡服。也可心以砂锅炒致焦*后,切边,加等量灵芝泡水当茶服用,或蒸熟后与蒸熟的山药同捣做成红枣山药糕食用。
红枣虽好,但若温热内盛、脘腹胀满、食积、虫积、龋齿作痛以及痰热咳嗽的人忌服。
2.补血类中药
补血类中药主要适合血虚的人群,那么怎么去简单判断是否有血虚的证候呢?血虚主要是由于气血化生不足或失血过度而出现的证候群,表现为面色萎*少华、唇睑及指甲苍白、眩晕耳鸣、心慌心悸等,妇女可有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等表现,舌质淡,脉细或脉微。
龙眼肉:龙眼肉性温,味甘,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主要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的心悸、失眠、健忘、老弱体虚、病后气血不足等。现代研究指出龙眼肉具有一定的镇静和健胃作用。
使用方法:龙眼肉10克~15克/次泡水当茶喝。若是龙眼当季,可以新鲜龙眼肉1两去核、白糖1两,西洋参3克~6克,同置于炖盅隔水炖至呈膏状,每日水送服10克~15克。
龙眼肉注意平素内有郁火、痰饮气滞、湿阻中满的人不宜食用。
3.清热类中药
清热类中药是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一大类中药,主要用于治疗里热证。那么怎么去判断自已是否有热呢?这些热又是否是里热呢?里热证的表现一般有发热,口渴喜冷饮、汗出、烦燥、目赤肿痛、口咽疮疡、口苦、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甚至涩痛等。舌红,苔*,脉数。
莲子心:莲子心性寒,味苦,具有清心安神、涩精止血的功效。主要用于高热病引起的高热神昏、失眠、遗精等。现代研究认为莲子心具有降压、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等作用。
使用方法:取莲子心3克~6克/次,以沸水焗泡后当茶饮用。
平素脾胃虚寒的人一般不宜饮用。
金银花: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疏散风热的功效。一般用于热证引起的疮痈疔肿、外感风热引起的咽痛、发热等。现代研究指出金银花具有抑菌、抗内*素、降血脂、抗早孕等作用。
使用方法:一般以金银花10克~15克/次泡水当茶饮用。
素体脾胃虚寒或气虚疮疡脓稀的人慎用,孕妇慎用。
菊花:菊花性微寒,味辛、甘、苦,具有发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的功效,主要用于外感热病引起的发热、头痛、咽痛、目赤肿痛、疔疮疖肿等。现代研究认为菊花具有解热、降压、抗炎等作用。
使用方法:取菊花10克~15克/次,泡水当茶饮用。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青梅通讯员胡颖仪、孙冰倩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伍仞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