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整合课程组开展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告别援助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3/5782275.html

8月26日,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整合课程组召集全部授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做好开课前的最后准备工作。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邓为民、教学办公室工作人员列席。

邸红*老师首先从实验分组、学时分配、内容衔接等方面介绍了课程的整体架构,以便老师们在宏观对课程有更加精准把握。针对标本取材、过程评价和考核方式等一些具体问题,老师们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并最终达成共识。课程负责人为了方便课组成员交流学习,将课程大纲、指南和实验视频上传至网络平台和移动学习客户端构建了线上学习、线下研讨的学习模式,大大提高了备课效率。

邓为民指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学院开设的第一门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实验整合课程,也是科研项目转化为实验教学的一次积极探索。学院高度重视此门课程的建设,经过一年的筹备,课程组的老师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先后开展了多次集体备课活动和预实验,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流程。她对课组成员的辛勤付出以及病理生理学、组织胚胎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四位学科主任的鼎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她强调,任何教学改革,特别是新课程的开设必须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和有益的原则,来不得半点疏忽大意,任课教师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确保课程最终能够顺利运行。最后,她希望课组成员能够在授课当中不断的总结出好的经验,为今后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大规模开展整合课程提供经验。

课程简介

COURSEINTRODUCTION

课程名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整合课程

学时:36实验学时:33自主学习学时:3

授课对象:基础医学专业

内容简介: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缺血心肌在恢复血液供应(即再灌注)后,缺血性损伤进步加重的现象。本实验由徐哲龙教授科研项目转化而来,采用结扎家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拟缺血预适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发挥的保护作用。在体缺血心肌再灌注过程中,由于氧自由基增多、细胞内钙超负荷、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相互作用等因素可引起心肌梗死范围增大、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心肌顿抑、心肌形态学变化、心肌酶谱的改变等。本实验针对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引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生化指标的检测。

教学目标:

掌握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造模方法;掌握组织石蜡包埋和石蜡切片技术;学习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变色酸2R-亮绿染色方法;掌握Westernblot和ELISA。

撰稿丨闫景瑞

编辑丨闫景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