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生妈妈辅导女儿作业,气出脑梗,该怎么办 [复制链接]

1#

8岁女儿考58分,医生妈妈辅导作业被气出脑梗,以后到底该不该再管,怎么管。其实很久以前,心理学家阿德勒先生早就告诉我们了。

12月27日,河北廊坊李女士的8岁女儿月考考了58分,当医生的妈妈看到孩子考试成绩后,辅导女儿上写作业,竟气到血压升高。医院检查,结果查出脑供血不足、心肌缺血还有轻微脑梗。李女士称,自己做了十几年的医生,竟然因辅导孩子写作业被气成这样,以后不及格也不管了。

现代不少家长吐槽辅导孩子写作业太辛苦,孩子自己学习不努力,靠着家长天天催,忙了一天工作,回来也不得消停。孩子呢,更烦了,“我妈妈什么也不会,就会天天逼我写作业,烦死了”。

这种不健康的相处方式,是很多家庭问题的诱因,那么这个矛盾就没法解决了吗,其实不然,这都是因为家长们没有进行课题分离,没有分清主次。

阿德勒在《被讨厌的勇气》中提出了他心理学一大核心理论,叫“课题分离”。

阿德勒认为,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亲子关系甚至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接下来,我们来用“课题分离”来分析一下今天的案例。

首先父母要分清楚学习写作业到底是谁的课题?

用阿德勒的“课题分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是谁在执行课题,谁来承担课题的结果,就是谁的课题。

孩子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好学校,考不上好大学就容易找不到好工作,从而实现不了个人提升和阶层跨越。

从表面看这个课题的结果最后承者是孩子,但真的是这样吗。

孩子不好好学习容易导致找不到好工作,容易不务正业甚至啃老。

课题结果的承受者并不只是孩子,也还有父母。所以说,案例中医生妈妈说,以后不及格也不管了,是不可取的。

但对课题进行分离,并不是撒手不管。

阿德勒认为,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放任是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应该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

那么针对文中案例,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

1.对于父母,对孩子成绩,目标要小,少做横向比较,多做纵向比较。

帮孩子定的目标一定要小,短期内稍加努力就可以达到,考试成绩只要进步了,不管大小,都要鼓励,小小的成功也会让孩子更自信,慢慢积累起来就离我们的大目标更近了。只盯着一次的不及格,并不是明智之举。难道说,孩子考58分,人生就注定失败吗,不然吧!

过高的期望、过度的辅导、过低的评价,都会耗干孩子学习的自信心。想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2.对孩子,让孩子知道,学习和写作业是他们自己的课题,父母只是他们的配角。

我们父母要学会“懒”一些,不要把孩子的学习当成父母的事情。孩子小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安排学习,让他参与进来。大了,就让他自己规划,我们从旁督促。

有些孩子,相当聪明,如果你过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