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刘迅
通讯员吕惠宋蒙
男子突发凶险的主动脉夹层,没想到血管撕裂到腹部,形成“堰塞湖”,血流无法向下走,以致下肢出现严重缺血。命悬一线时,医院心外科大血管团队争分夺秒抢救,50分钟后启动手术,11小时紧急手术拆除“血管炸弹”,最终帮助患者保命又保腿。目前,男子已出院。
主刀医生宋来春到病房探望患者
致命腹痛发作,血管严重撕裂
34岁的唐先生家住武昌。9月15日凌晨3时,他在睡梦中突然被一阵剧痛惊醒,腹疼难忍,像被锯开一般痛,两条腿也使不上劲,只能蜷缩躺着。家人察觉不对劲,赶医院。
经检查,唐先生被确诊为凶险的A型主动脉夹层,心脏的主动脉根部、腹主动脉及三根给大脑供血的重要血管全部撕裂,病情危重。医护紧急抢救后,迅速联系急救车转院。
上午7时50分,唐先生被护送至医院,此时人已休克,靠气管插管通气。医院开辟一条绿色救治通道,绕行急诊直接送往手术室。
医生检查发现,他的下腹、双下肢均有严重缺血,尤其是下肢肿胀明显,皮肤上出现花斑,这是典型的缺血坏死的表现。
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尽快手术。医院迅速制定急诊手术方案,并由心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等医护等组成手术团队,火速集结。50分钟后,手术正式开始。这一速度,也刷新该院心脏急危重症外科手术准备的新纪录。
快速制定方案,争分夺秒手术
该院心外科宋来春表示,大部分主动脉夹层的血管会从腹部一直撕裂到大腿,形成多个破口,但唐先生血管撕裂到腹部,形成“堰塞湖”,血流无法下走,以致下腹、双下肢严重缺血。当务之急,必须尽快恢复血供。
手术当天,宋春来和心外科祁明联手上台。宋来春先游离分支血管,建立上半身的体外循环管道;同一时间,祁明在患者双腿上各建立一个体外循环分流管道,这样一来,上下半身同时恢复血供,减少缺血时间,降低截肢的风险。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随后,宋来春依次实施了Bentall手术、全弓置换术、象鼻支架置入术,用人工血管替换掉病变的血管,并将精密缝合,保证既不能有血液渗漏,也不能出现血管狭窄。
由于患者处在夹层急性期,凝血功能差、出血风险高,仅处理止血,医护团队就耗时6个小时。当天19时30分钟,经过11个小时的奋战,患者手术顺利结束。
医生在床旁为小唐实施双侧小腿切开减压术
经历重重难关,创造生命奇迹
手术后,唐先生仍处于休克状态。检查发现,因夹层导致腿部缺血,他还患上了骨筋膜室综合征。由于腿部缺血坏死严重,很多代谢产生的*素进入血液,情况危急。医院紧急联系外院骨科专家商定治疗方案,并于术后第二天切开双侧小腿减压,将已坏死的肌肉组织清掉,避免正常肌肉组织受到挤压。
同时,医院首次启用两台血滤机,一台保证小唐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另一台为其做血浆置换,尽可能地对全身炎症介质进行吸附和清除。医护人员欣慰的是,患者各项*性代谢物的指标成倍数下降,脏器功能也逐渐好转。
两台血滤机同时在工作
在重症监护室、营养科、康复中心、护理团队等多方的悉心照护下,小唐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好转。从恢复意识、独立坐起、再到拔管发声,后来腿部肌力也在逐渐恢复,可以摆腿活动出院。在近一个月时间,唐先生顺利度过重重难关,已于10月14日出院,成功解决心脏大血管及腿部问题的他,医院继续接受肾脏方面的治疗。
康复师指导小唐做腿部的康复训练
夹层年轻化,日常需警惕
唐先生介绍,他有两年高血压病史,一直未按规律服药,平时还经常熬夜,酷爱吃烧烤、喝可乐。不重视高血压管理,加上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影响,是他这次发病的主要诱因。据悉,主动脉夹层好发于45至70岁的人群,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像这样二三十岁的年轻患者日渐曾多。
宋来春提醒,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均衡饮食,规律作息;调整心态,主动减压。一旦出现剧烈的胸痛、背痛、腹痛等不适症状,要警惕主动脉夹层的可能性,一定不要硬扛,医院。
(图片由通讯员王碧莹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